北风吹楼台,白日雪打面。
阊门十万户,咫尺不可辨。
归舟一叶轻,欲与严寒战。
所欣吴中稔,酒价冬来贱。
我裘虽云敝,一醉暖堪恋。
尚有无褐人,忍饥冒霜霰。
雪后至阊门换船
北风吹楼台,白日雪打面。
阊门十万户,咫尺不可辨。
归舟一叶轻,欲与严寒战。
所欣吴中稔,酒价冬来贱。
我裘虽云敝,一醉暖堪恋。
尚有无褐人,忍饥冒霜霰。
【注释】
- 北风:北方来的寒风。
- 楼台:指高楼上的亭子等建筑物。
- 白日:白天,即太阳。
- 阊门:古称京城的南大门,在今南京秦淮河畔。
- 万:形容数量之多。
- 咫尺:非常近。
- 归舟:归来的船只。
- 一叶轻:指小船轻快地漂浮在水面上。
- 严寒:极冷的天气。
- 吴中:指今天的上海地区,古代吴国的中心地区。
- 稔(rěn):丰收,庄稼长得好。
- 一醉:一次喝酒。
- 暖:温暖。
- 无褐人:没有衣服穿的人,泛指贫困的人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冬景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雪后的江南美景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贫困人民的同情。
首联“北风吹楼台,白日雪打面。”描述了北风凛冽,阳光下雪花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了寒冷而美丽的冬日画面。
颔联“阊门十万户,咫尺不可辨。”则进一步描绘了苏州城的景象。苏州城大且繁华,即使在大雪覆盖之下,也依然显得生机勃勃,让人难以辨认。
颈联“归舟一叶轻,欲与严寒战。”则是写诗人自己乘船返回的情景。诗人虽然穿着厚重的皮衣,但依然感到寒冷,仿佛要与严寒进行一场战斗。
尾联“所欣吴中稔,酒价冬来贱。”则是写诗人对丰收的喜悦和对冬天酒价便宜的感慨。吴中地区丰收,人们生活富裕,使得冬天的酒价变得便宜。
最后两句“我裘虽云敝,一醉暖堪恋。”“我裘”是指诗人自己的皮大衣,虽然已经破旧,但一杯酒却足以让人感到温暖,值得留恋。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温暖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的关注和同情,展现了他崇高的道德情操和博大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