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候连三白,同云匝万家。
纵横迷地轴,灏汗极天涯。
楼阁高逾见,帘栊薄易遮。
渐从疏处密,忽向整时斜。
老柳飞扬絮,枯梅顷刻花。
气沉千里雁,寒噤几村鸦。
暗扫遗蝗种,潜滋宿麦芽。
逢年先应瑞,是玉必无瑕。
积厚光摇海,平铺势展沙。
岁功资酝酿,春事踵繁华。
灞上吟情远,山阴客棹赊。
意中馀好景,留作画图夸。

【注释】

(1)朔候:即冬日的气候。

三白:《易·中孚》“三阳交泰”句,指冬至后第三个甲子为“大寒”,此时阳气始生,阴气渐退,天气寒冷,故称之。

同云:指乌云密布。

匝:环绕。

纵横:指天空中的云彩在地面上纵横交错。迷:迷惑。

地轴:古人认为地球的两端叫地的两极,所以称地的轴为地轴。

灏汗:形容雨势很大的样子。极:最远。

楼阁:高楼大厦。高逾见(jiàn):超过看见的范围。帘栊(lóng):帘子和窗格子的门。薄易遮:容易遮掩。

疏处:空隙多的地方。密:紧密的地方。

老柳飞扬絮(shù):杨柳树枝上的飞絮。

枯梅顷刻花(qīn kè huā):枯萎的梅花忽然开放了。

气:这里指风。沉:沉重。千里雁:雁群飞行数千里。几村鸦(yā):几个乡村的乌鸦。

暗扫遗蝗种:暗中扫除掉蝗虫的种子。遗蝗种:残留下来的蝗虫卵。

潜滋宿麦芽:悄悄地滋养着麦苗。宿麦(mài):隔夜生长的小麦。

逢年先应瑞:逢年时首先显现吉祥之兆。应:显现、出现的意思。瑞:吉祥。

是玉必无瑕(xiá):这是一块白玉的话必然没有瑕疵。瑕:斑痕,疵点。

积厚光摇海:积聚深厚的力量可以使大海都摇晃起来。

平铺势展沙(shā):平坦展开的地势像沙一样铺展开来。

岁功:一年的功夫。资酝酿:供给酝酿的条件。

春事:春天里的事务或事业。踵繁华:接连不断地繁荣昌盛。

灞上吟情远:在灞河边吟咏的情感很远。

山阴客棹赊(shē):在山阴地区乘船的客人很晚才到。山阴:地名,位于今浙江上虞县西南。

意中:心中。馀好景:留下美好的景色。

画图:绘画。夸:夸耀。

【赏析】

《冬雪十二韵》作于公元783年(唐玄宗天宝二年)。当时诗人任左拾遗(一种官职,掌侍从顾问),正遇安史之乱爆发。此诗描写冬日景象,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情。

首联以写冬景入题,“朔候连三白”一句,写出了冬日的严寒气氛;“同云匝万家”两句,描绘出冬日里云层低垂,遮蔽住千家万户的情景,这两句既写出了冬景的萧瑟之感,也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之情。

颔联写天地万物的变化,“纵横迷地轴,灏汗极天涯。”意思是说,天地间的景象变化无常,时而纵横交错,时而迷漫无边。而这种变化,又给大地带来极大的压力,使天边的水汽都凝结成雨落下,使大地都湿润透。“楼阁高逾见,帘栊薄易遮。”意思是说,由于天地的变化无常,使得楼阁看起来比实际上高出许多,而那薄薄的帘栊也无法遮挡风雨。

颈联写自然界的变化给人带来的影响和感受:“渐从疏处密,忽向整时斜。”意思是说,渐渐地,原本稀疏的地方变得密集起来,而原本整齐的时候却开始倾斜了。这句诗形象地表现了天地间的变化无常给人带来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忧虑。

尾联写自然景物的变化给人带来的启示和教训:“老柳飞扬絮,枯梅顷刻花。”意思是说,那些飘落的老柳树枝上的飞絮,那些枯萎的梅花突然开放的花朵,都在告诉我们,大自然的变化无常是不可抗拒的,我们只有顺应自然,才能生存下去。同时,这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物和现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