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榆柳一村鸦,带井沿篱路向斜。
野枣风轻时落实,木棉秋晚尚开花。
青旗卖酒竿竿影,红袖骑驴幅幅纱。
迥与近畿风景别,田庄从此属农家。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和关键词语,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诗句的内容、手法及情感基调,并结合题目要求进行分析赏析。此诗前四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联“一村榆柳一村鸦”描写了乡村的自然景观;颔联“野枣风轻时落实”,写出了乡村的宁静美好;颈联“木棉秋晚尚开花”,描绘了乡村的美丽景色;尾联“田庄从此属农家”,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答案】
译文:
村落间榆树柳枝成林,村头村尾乌鸦叫声阵阵。带井沿篱小路弯弯曲曲。野枣随风飘落,果实落地,木棉在秋天也开
花。青旗招揽行人,卖酒人的影子映在竿上,红袖女骑驴,布纱飘逸。与近郊风景迥然不同,这里已是农家田庄。
赏析:
此诗为初唐诗人骆宾王的代表作之一。诗中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的乡村风景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的热
爱,对农民的同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首联写景,“一村榆柳一村鸦”是说村子周围长满了榆柳树,树上栖息着一群乌鸦。榆树高大挺拔,树叶繁茂,常绿
于春,落叶于秋,四季常青,因此有“榆柳荫夏屋”之说;榆柳又是一种很耐活的树种,所以又有“榆柳荫三径”(《南史·
徐勉传》)之誉。鸦即鸦鹊,鸣声哀切,故有“乌啼绕树”(杜甫《月夜》)之比称。这两句不仅写出了乡村的景致,还表
出了一种恬静的气氛。
颔联写景。“带井沿篱路向斜”,是说村子旁边有一口水井,水井沿着篱笆墙边走。这两句诗写出了村庄的宁静美丽。在
古代中国,人们把住宅周围的树木花草叫做庭园或院圃,而把院子四周的道路叫巷道或街衢,所以“带井”就是“带井”,“沿篱”
就是“沿篱”。
颈联写景,“野枣风轻时落实”,是说野枣随着风儿轻轻飘落下来,果实落地。这两句诗写出了乡村的美好景象。在古
代中国,枣树因其结实多而味甜而受到人们的欢迎。
末联抒情。“木棉秋晚尚开花”,意思是木棉在秋天傍晚时候依然开放花朵。木棉树生长迅速,每年春天发叶开花,到秋
天就落叶而枯,但到了冬天它又会发叶开花,所以说“木棉秋晚尚开花”。这句诗写出了乡村的美丽景色。
尾联抒情。“青旗卖酒竿竿影,红袖骑驴幅幅纱”,意思是青旗高扬招徕顾客,卖酒人的影子映在竹竿上。红袖女骑着驴
子,布纱飘逸。这两句诗写出了田园生活的闲适惬意。
全诗以清新明丽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生活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