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园未到巳神伤,指点云山入渺茫。
老屋尚支秋水阁,墓田新拆耦耕堂。
藤阴漠漠馀花紫,梧径离离夕照黄。
犹有游人来买醉,两湖烟月属邻庄。

【注释】

拂水山庄: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南宋遗存的一处名胜古迹。三首,指这首诗共有三首。

未到:还没到达。巳神伤:指神伤已深。巳,指巳时(上午9点至11点),古人认为此时为神灵最易伤心的时刻。

指点云山入渺茫:用手指指点着云雾缭绕的远山。渺茫,模糊不清。

老屋尚支秋水阁:老屋子还能支撑起秋水阁。秋水阁,即楼阁名,相传是晋代文学家左思所建。

墓田新拆耦耕堂:墓地刚刚被拆除,旁边新搭建了两棵并排耕作用的树木。耦耕堂,指耕作用的两棵并排的树木。

藤阴漠漠馀花紫,梧径离离夕照黄:藤萝的阴影中残留着紫色的花,梧桐树小路上落满了黄昏的阳光下的黄叶。

犹有游人来买醉,两湖烟月属邻庄:仍然有游客来到这里喝酒解闷,两湖一带的夜色和月光都属于这个临近的小村庄。两湖,指西湖和钱塘江。

【赏析】

《拂水山庄》原题作《过吴兴》,是一首纪事抒怀兼有咏史意味的七绝。诗写于作者罢官闲居杭州时期,通过诗人对吴越旧地的追忆、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忧愤之情。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第一句“名园未到巳神伤”,写自己还未到达杭州,就先感到神伤。“名园未到”说明自己还没有到杭州,但是“巳神伤”表明自己已经神伤。“巳”指时间,古人以“巳时”(上午9—11时)为神灵最易伤心的时刻,诗人在此用“巳”。这一句既表明自己的神伤是因为没有到杭州而神伤,也表现了作者的敏感多情。第二句“指点云山入渺茫”,写自己到了杭州以后,看到云山之高远,不禁神伤。“指点”二字写出了诗人站在高处眺望云山,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云山的景色。“指点”二字还表现出诗人的目之所及皆为云山,可见其视野之广。“指点云山入渺茫”一句,不仅写出了诗人的目击之景,而且从侧面表现出云山之高远邈远。第三句“老屋尚支秋水阁,墓田新拆耦耕堂”,描写了杭州旧时的景物,以及它们的变化。“秋水阁”是当年诗人曾经居住过的阁楼,“耦耕堂”是当年诗人与友人经常聚会的地方。“老屋尚支”表明这些老屋依然存在;“墓田新拆”表明坟墓已被清理出来;“耦耕堂”表明曾经用来耕作的地方现在也被清理出来。这两句诗既描绘了杭州旧时的景物,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之情。

第四句“藤阴漠漠馀花紫,梧径离离夕照黄”是写暮色中的景色。“藤阴”、“离离”都是傍晚时分的景象。“藤阴”指的是藤萝的枝叶遮蔽了天空,使人看不到天日,“离离”则是指桐树的枝条稀疏交错的样子。这里既写出了夕阳下的环境气氛,又写出了诗人的心情——在夕阳的余晖下,心情显得有些凄苦。这一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同时还是点化诗句中的典故。“紫”字在这里既写出了花的颜色,也暗示了花的凋谢。

第五句“犹有游人来买醉,两湖烟月属邻庄”,是写夜晚的景色,也是抒发感慨。夜幕降临,诗人看到游人来到此地饮酒赏月,不禁想起昔日的繁华与热闹。“犹有游人来买醉”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景象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因政治原因而被贬至此地的不幸遭遇。最后一句“两湖烟月属邻庄”是说两湖一带的夜色和月光都属于这个临近的小村庄。这句既写出了夜晚的美景,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杭州旧地的追忆、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沉忧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