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颉始作书,已闻夜鬼哭。
官民信治察,淳朴存有几。
何况尚草法,几牖骇蛇虺。
笔势取奔趋,形体杂叆霼。
多寡乱马足,左右错丁尾。
假如羲献存,翰墨矜有斐。
试钳文上下,自读口亦悱。
儒者厌草书,所识讵不韪。
伤哉宋南渡,国有存陈唏。
铁马苟临江,所忧杭一苇。
柰何耽安燕,宫苑艳禯卉。
近拟大观年,取法寔比匪。
镌工聚乐石,名帖启籯篚。
帝后各擅书,亲释文如蚁。
吾今适无事,旧册陈几棐。
颇亦从俗嗜,骧腾震瑰玮。
默对淹永日,错昧暾与朏。
旧释或得失,吾说亦葑菲。
古帖残阙馀,谁能诵娓娓。
盍各陈小辨,聊于博弈伟。
若夫大雅才,自命则吾岂。

《青华阁帖三卷》是宋代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被刻于绍兴御刻中。这首诗是诗人在阅读这些作品时写下的一首跋文,表达了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1. 苍颉始作书,已闻夜鬼哭:苍颉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的人,他创造了汉字,而汉字的出现让夜晚的鬼魂哭泣。这说明文字的创造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2. 官民信治察,淳朴存有几:治理国家要公正公平,而民众也要保持质朴和诚实。这说明政治清明是国家繁荣的关键。
  3. 何况尚草法,几牖骇蛇虺:草书虽然自由奔放,但也可能变得杂乱无章,就像几道窗户上的蛇虺一样可怕。这说明书法艺术需要有规矩和规范,才能达到真正的艺术境界。
  4. 假如羲献存,翰墨矜有斐:羲献指的是古代的书法家,如果他们还在世,那么他们的书法艺术一定会更加辉煌。这说明优秀的书法艺术家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5. 试钳文上下,自读口亦悱:试着将文字上下颠倒一下,自己再读一遍,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这说明书法艺术不仅仅是技巧,更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
  6. 儒者厌草书,所识讵不韪:儒家学者讨厌草书这种形式,但他们的学识并不差。这说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会影响我们对书法的评价。
  7. 伤哉宋南渡,国有存陈唏:可惜的是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存亡的威胁,但却有人沉迷于陈腐的旧事物。这说明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不要沉溺于过去的阴影之中。
  8. 铁马苟临江,所忧杭一苇:如果铁马只是随便地停在江边,那真是让人担忧啊!这句话比喻了统治者应该警惕自己的行为,不要因为一时的安逸而忘记了国家的安危。
  9. 柰何耽安燕,宫苑艳禯卉:为什么人们总是沉迷于享乐,不顾及国家的安全呢?这句诗批评了那些只顾个人享受而忽视国家利益的行为。
  10. 近拟大观年,取法寔比匪:最近我参考了大观年间的收藏,学习了他们的方法。这句诗表明诗人在学习古人书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技艺。
  11. 镌工聚乐石,名帖启籯篚:雕刻工匠们聚集在一起,为了收集更多的名帖而忙碌。这句诗描绘了古代书法家们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和追求。
  12. 帝后各擅书,亲释文如蚁:皇帝和皇后各自擅长书法,而且他们会亲自为臣子的书法作品进行解读。这句诗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13. 吾今适无事,旧册陈几棐:我现在闲适无事,可以好好整理一下旧时的藏书了。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整理书籍、传承知识的珍视之情。
  14. 颇亦从俗嗜,骧腾震瑰玮:我也开始跟随世俗的喜好,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书法艺术的追求和决心。
  15. 默对淹永日,错昧暾与朏:默默地坐着,度过漫长的一天,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困惑。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境变化。
  16. 旧释或得失,吾说亦葑菲:过去的解释可能有对有错,但我的观点也只是浅薄的看法。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讨论和批评的态度。
  17. 古帖残阙馀,谁能诵娓娓:古老的字帖只剩下残缺不全的部分,又有谁能像古人那样流畅地朗诵出来呢?这句诗感叹着古代文化的流失和传承的困难。
  18. 盍各陈小辨,聊于博弈伟:何不各自发表一些见解,让我们在讨论中有所启发、有所进步呢?这句诗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共同提高。
  19. 若夫大雅才,自命则吾岂:至于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他们自认为已经很好了,但我还是觉得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谦虚谨慎的态度以及对自己要求的严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