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谷多雨寒,丛兰蔽幽阻。
托身万物表,英华与谁睹。
既荷春阳气,柔芳冒寸土。
处有不自矜,养节故难侮。
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
葆真复其根,甘与此终古。

注释:

  1. 中谷多雨寒,丛兰蔽幽阻:中谷地区经常下雨,使得气候寒冷,而兰花生长在隐蔽的地方。
  2. 托身万物表,英华与谁睹:兰花托身在各种植物之上,但它的花朵却无人观赏。
  3. 既荷春阳气,柔芳冒寸土:春天的阳光使兰花的香气弥漫开来,即使只有一寸土地也能闻到。
  4. 处有不自矜,养节故难侮:兰花虽然美丽却不自夸,因为它知道保持自己的品质和节操是难以被侮辱的。
  5. 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虽然我没有桃花和李树的小路,但我并不失去松树和桂花的价值。
  6. 葆真复其根,甘与此终古:我要保持真性,并让它扎根于此,直到永远。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写兰花的美丽与高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首句描绘了中谷地区雨水丰富、气候寒冷的景象,为后文描写兰花的生长环境打下了基础。接着,诗人以“托身”二字起兴,形象地描绘了兰花生长在各种植物之上,却不为人所见的状态。然后,诗人又用“既荷春阳气,柔芳冒寸土”来进一步说明兰花的美丽和芬芳如何弥漫开来,即使在微小的空间里也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接下来,诗人通过对兰花的观察,表达了对其品质的认识。他认为兰花虽然美丽却不自夸,因为它知道保持自己的品质和节操是难以被侮辱的。这一句既是对兰花品质的描述,也是诗人自身的写照。随后,诗人用“虽无桃李蹊,岂失松桂伍”来表达自己虽然没有桃花和李树这样的美景相伴,但并不缺乏像松树和桂花这样的价值。这句诗既是对兰花价值的认可,也是对其他事物价值的肯定。最后,诗人以“葆真复其根,甘与此终古”作为结尾。他认为他要保持真性,并让它扎根于此,直到永远。这句话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承诺。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