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子规啼,朝看春已晚。
圜天高九重,谁令互激转。
北陆既藏凌,西宅复寅饯。
野草青更青,衰盛吾何辨。

【注释】

感春杂咏八首其三: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里所作。子规是杜鹃鸟的别称,鸣声凄切,古人常以子规啼来象征离别。诗人在夜晚听见杜鹃的啼叫声,早上看到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就写了这首诗。圜天指天空,九重指天上的最高层,即九天。谁令互激转,谁让它们相互撞击而发出声音呢?北陆指北方,凌指冰凌。西宅指西边的住宅,寅饯指寅时。野草青更青,衰盛吾何辨。野外的野草又重新变绿了,我怎么知道这是衰败还是茂盛呢!

【赏析】

此诗为作者在春天所作,夜闻子规啼,朝看春已晚。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

上句写景起兴,下句抒情发端。“圜天”,即天空。“九重”,指天空最高层。“九重霄汉”,形容高耸入云的宫殿楼阁。“谁令”二字,是说这些飞禽走兽和草木虫鱼,都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它们的活动规律和声响都受自然律法的支配,是大自然的造化。“互激转”,互相碰撞而发出声音。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说,在春天的早晨,诗人听见子规(即杜鹃)在夜间鸣叫,看到春天已经过去了一半,就写下了这首诗。

“北陆既藏凌,西宅复寅饯。”二句写景收结,“北陆”指北方的大地,“凌”是冰凌。“西宅”指西边的住宅。“寅饯”指寅时,即清晨五更左右。诗人用“既藏凌”、“复寅饯”来形容春天的来临,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这里,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然界万物生长变化的生动形象。

“野草青更青,衰盛吾何辨。”二句写意收结。“更青”,更加青翠。“衰盛”指的是草木的盛衰变化。“吾何辨”,我如何分辨得出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野外的野草又重新变绿了,我怎么知道这是衰败还是茂盛呢?诗人用“更青”来形容野草的颜色更加鲜艳,用“吾何辨”表示自己无法分辨出事物的真谛。

此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写物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含蓄,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