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阳散馀冱,和风泛窗棂。
披褐蔼自怡,举象难为名。
坐有素琴弹,流韵方泠泠。
往复动心志,终奏有希声。
其人五百年,遇我一朝并。
神理不可灭,道与天地贞。
使我百世下,无以移此情。
诗句释义
1 新阳散馀冱 - “新阳”指初春的阳光,“散余冱”意味着解除了冬季剩余的寒冷。
和风泛窗棂 - “和风”即温暖的春风,“泛窗棂”形容春风轻拂窗户,如同轻轻吹过。
披褐蔼自怡 - “披褐”意为穿着粗布衣服,简朴;“蔼”是温暖、舒适的样子;“怡”是愉快、满足的感觉。
举象难为名 - “举象”比喻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大象的庞大和力量;“难为名”表示难以命名这种壮观或力量。
坐有素琴弹 - “坐”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坐在某种位置或场合;“素琴”指的是朴素无华的琴;“弹”是弹奏乐器的意思。
流韵方泠泠 - “流韵”指音乐的流畅与和谐;“泠泠”描述声音清澈悦耳。
往复动心志 - “往复”可能是指音乐或诗歌的节奏反复;“动心志”表示触动内心的情感。
终奏有希声 - “终奏”指整首曲子的结束;“希声”可能指的是稀少、难得的声音。
其人五百年 - “其人”指前文提到的诗人或者演奏者,“五百年”表示此人已存在五百年。
遇我一朝并 - “遇我”指诗人或演奏者遇到了诗人;“一朝”即一个早晨;“并”表示同时出现或相遇。
神理不可灭,道与天地贞 - “神理”指的是神秘的道理或道理本身;“不可灭”表示这些道理永恒不变;“道与天地贞”意味着这些道理与天地一样恒久不变。
使我百世下 - “使”是让的意思;“百世下”表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之后;“移此情”表示这些美好情感不会被遗忘或改变。
译文
初春的阳光消散了冬日的寒冷,温暖的春风轻拂着窗户。
身穿褐色衣物的人感到舒适愉悦,他的形象虽大但难以用语言描述。
坐在某个地方,有人弹奏着朴素的琴,旋律流畅而悦耳。
音乐让人心绪起伏,最终演奏出的音乐却显得稀罕无声。
这个人物已经存在了五百年,在今天与我相遇。
他的精神原理永恒不变,他的道与自然和天地一样恒定不移。
这让我在后世也不会改变对他的喜爱与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景象和一位古代音乐家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于古人智慧和精神追求的敬意。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述和对古代音乐家的描写,传达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代之间深刻的联系。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情感连结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此外,诗中还包含了对和谐与美的追求,以及对过去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