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亭发秋吹,广野多边声。
谁和羌笛歌,难为愁士听。
昔应县官募,希有绝幕名。
奋随两校尉,西诣车师城。
夷虏众且桀,汉障悬孤旌。
创夷更登陴,回首涕纵横。
累月鬻弩铠,援绝城遂倾。
将军既效命,旧卒皆凋零。
归来室家尽,门巷荆棘平。
咋闻汉天子,已拔单于庭。
微功不得录,委弃秋草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咏古五首·其五》。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高亭发秋吹,广野多边声。
注释:秋天的风吹过高亭,发出悠扬的声音;广阔的草原上回荡着各种声响。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个辽阔、宁静的秋天景象,通过“高亭”和“广野”这两个意象,展现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和大自然的和谐。

谁和羌笛歌,难为愁士听。
注释:谁在吹奏羌笛,歌声难以让忧愁的人聆听。
赏析:这里的“羌笛”指的是古代的一种乐器,而“愁士”则是指那些忧愁的人。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秋天的美丽景色与人们内心忧愁的矛盾。

昔应县官募,希有绝幕名。
注释:曾经响应官府招募,难得有被赞誉为绝顶高手的人。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年轻时的壮志与抱负,以及他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奋随两校尉,西诣车师城。
注释:跟随两位校尉,前往西域的楼兰城。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英勇善战的形象,展示了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夷虏众且桀,汉障悬孤旌。
注释:边民强悍且狡猾,汉王朝的防御显得孤立无援。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边疆地区复杂的民族关系和战争形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和忧虑。

创夷更登陴,回首涕纵横。
注释:面对敌人的进攻,士兵们更加警惕地登上城楼,回首间泪水纵横。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悲惨遭遇,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带来的痛苦的认识。

累月鬻弩铠,援绝城遂倾。
注释:几个月来,士兵们不断出售武器和铠甲以维持生活,但援兵断绝后,城池最终陷落。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战争中物资紧张和士兵生活的困境,也暗示了战争的持久性和复杂性。

将军既效命,旧卒皆凋零。
注释:将军已经为国家效力,但士兵们却纷纷离去,只剩下凋零的身影。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生命的轻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咋闻汉天子,已拔单于庭。
注释:突然听到汉朝的皇帝已经攻克了匈奴的单于庭。
赏析:这句诗传达了胜利的消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和对民族团结的重视。

微功不得录,委弃秋草并。
注释:虽然立下微小之功却未能被记录,最终被抛弃在秋草之中。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也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