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明过迹亦囱囱,遗像高楼醉面红。
记取楼头看塔影,小山丛桂正秋风。
注释:
端明:指宋苏公,即宋代诗人苏轼。囱囱:指塔。遗像:指苏轼的画像。高楼醉面红:形容画像中的苏轼饮酒作乐,面带微笑。记取:意为记住。看塔影:指的是在秋天的时候,站在楼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塔的影子。小山:指虎丘附近的小山。丛桂:指山上的桂花。风:指秋风。
赏析:
这首四绝句是杜公白公和宋苏公祠于虎邱的游宴之作。其中“其三”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的诗意在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面,表达了对古人的怀念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端明过迹亦囱囱,遗像高楼醉面红。”描述了苏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苏公祠的情况。其中“端明”指的是苏轼,也就是苏公。这里所说的“过迹”,是指苏轼的足迹。而“囱囱”则是形容塔高耸入云的样子。整句的意思是说,苏轼的足迹已经消失在这座塔中,只剩下他的画像仍然高高挂在一座高楼之上,画像上的苏轼面带微笑,似乎正在饮酒作乐。这两句话通过描写祠堂、画像和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文人的高远志趣和卓越才华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记取楼头看塔影,小山丛桂正秋风。”则是表达了作者在登楼观景时的所见所感。其中“记取”是指记住。“楼头看塔影”,是指在登高望远时,可以看到远处的塔影。“小山丛桂正秋风”,则是指在秋天的时候,山上的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香气扑鼻。这两句话则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场景以及秋日的美景,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苏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苏公祠的描述以及登高观景的场景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人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