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吴山又越山,排云点黛洞庭间。
乘舟秋水天空阔,拄策高岩径曲环。
石谷漫泉斟乳液,琳宫残碣剔苔斑。
归来夜夜馀清梦,携得烟霞到市阛。

【注释】

东浦方伯:指诗人的朋友。吴山:指太湖洞庭山,在江苏苏州市西南。越山:指浙江的天目山,即浙江天台山。排云:形容山峰之高。点黛:形容山色之绿。空阔:空旷开阔。拄策:拄着拐杖。径曲环:小路曲折回环。石谷:指太湖洞庭山中岩石间形成的山谷。漫泉:指瀑布飞泻的泉水。乳:白色,这里指白色的乳液。残碣:指残缺不全的石碑。剔苔斑:指清除了苔藓的痕迹。清梦:指梦中的美景。携得:携带。烟霞:指天空中的云彩和阳光。阛阓:指市集。

【赏析】

《东浦方伯邀与同游西山遍览诸胜归以二诗呈之》,写于作者任湖州知州时(公元1173年),是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是作者应东浦方伯之约,游览了苏州的太湖洞庭山和天目山之后写的。

首联“南北吴山又越山,排云点黛洞庭间”,是说从苏州往南到安徽、浙江境内的群山连绵不绝。其中最有名的要属太湖洞庭山和天目山了。这两座名山,都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所以诗人说:“南北吴山又越山”是说从苏州往南到安徽、浙江境内的群山连绵不绝;“排云点黛”是说那两座名山都耸入云霄,青翠欲滴,犹如美女脸上的脂粉一样鲜艳可爱。

颔联“乘舟秋水天空阔,拄策高岩径曲环”,是说沿着太湖洞庭山北端的小道,登上山顶,放眼远望,只见湖光水色,一碧万顷;而湖面之上,秋风吹过,波涛汹涌澎湃,好像要把天地分开似的,让人心旷神怡。“拄策”是指拄着手杖。这两句是写登上山顶后所看到的景色,用词简练含蓄,富有画意。

颈联“石谷漫泉斟乳液,琳宫残碣剔苔斑”,是说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还有令人心醉神迷的奇景。太湖洞庭山中有一处名叫“石谷”的地方,那里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洞内有一潭清冷的水,这就是传说中的“石谷”。石谷里还有一个像玉壶一样的泉眼,它不停地向洞外倾泻出白色的乳液,把洞口的泉水染得如同乳汁一般洁白。再往前走,就到了一个叫做“琳宫”的地方,那是当年吴王夫差为游玩而建造的一个宫殿遗址。现在宫殿的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石头上的花纹和图案,经过岁月的洗礼,这些石壁已经被苔藓覆盖了,看上去斑驳陆离,十分古雅。

尾联“归来夜夜馀清梦,携得烟霞到市阛”,是说自从这次游历之后,每当夜晚来临的时候,诗人总是梦见那美丽的太湖山水,醒来之后,仍然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静。于是,诗人便带着梦中见到的那种美丽的景色回到城里,让更多的人也能欣赏到这如诗如画的美景。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动人。通过对太湖洞庭山和天目山的自然风光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在艺术手法上,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