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枯树托婆娑,爱见新条发旧柯。
往日读书真恨少,少年如子岂能多。
风轩百尺摇阴翳,云幌千秋对啸歌。
愿得隔窗斜倚听,立深飞絮覆阶莎。

诗句释义

1 陶怡云深柳读书堂图:描绘了一幅在深林中,陶怡坐在读书堂里的场景。

  1. 我如枯树托婆娑:诗人比喻自己像一棵枯萎的树,虽然不茂盛但仍然努力向上。
  2. 爱见新条发旧柯:喜欢看到嫩新的枝条从老树枝上长出来,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3. 往日读书真恨少,少年如子岂能多:表达了过去读书时间太少,而现在作为年轻人应该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4. 风轩百尺摇阴翳,云幌千秋对啸歌:形容读书堂内环境优美,窗外有清风拂动,室内有云彩摇曳,仿佛与自然共舞。
  5. 愿得隔窗斜倚听,立深飞絮覆阶莎:希望可以隔着窗户静静地坐着倾听,感受春天的气息和飞絮落在台阶上的沙沙声。

译文

深林之中,陶怡独坐于读书堂,他就像一棵枯木般坚韧。他喜爱看到新枝生长出老枝之上,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过去的时间太短,无法充分享受学习的滋味;而作为青年,怎能虚度年华呢?
风在轩窗前吹拂,带来清凉;窗外有云彩飘扬,如同千年前的岁月。
我希望可以静静地坐在这窗前聆听,感受春天的气息。深飞的柳絮覆盖了台阶上的沙石小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的文人形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时间的珍视。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既有对过去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