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虞山胜地,又有好园亭,上奉母欢,下课儿读;
忆吴下旧游,可为长太息,既悲君逝,复念吾衰。
【注释】
虞山:即虞丘山,在江苏省常熟市西北。虞丘山风景秀丽,是吴地胜地之一。园亭(yuàn chéng):指园林和亭台。上奉母欢:意思是说母亲高兴。下课儿读:意思是说儿子们读书。
吴下:古时吴国以东地区,这里泛指江南一带。旧游:指从前的游览。君逝:指友人逝去。吾衰:指自己衰老。
【赏析】
此诗是追念曾之撰的挽联。曾之撰(1583—1646),字维则,号石公,常熟人。明末文学家、书画家。此联写于清初,表达了诗人对好友不幸病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朋友生前的怀念与对其身后哀思的无限感慨。
首联“居虞山胜地,又有好园亭,上奉母欢,下课儿读”中,描述了曾之撰的生活环境。虞山,位于常熟市西北,风景秀丽,为江南胜地之一。园亭则是其生活娱乐之所,可以供人游玩休憩。“上奉母欢”,指的是他侍奉母亲十分孝顺;“下课儿读”则描绘了其教育孩子的情景。整句诗通过描绘曾之撰的生活环境和其为人,展示了其儒雅、孝顺、慈爱的品质。
颔联“忆吴下旧游,可为长太息,既悲君逝,复念吾衰”中,诗人回忆了与曾之撰一同游历吴地的美好时光。然而,如今却已物是人非,昔日的欢笑声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有无尽的思念和悲伤。诗人不禁感叹道:“既悲君逝,复念吾衰。”这不仅表达了对友人不幸病逝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因友人逝去而带来的失落与衰老之感。
此联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曾之撰逝世的哀悼之情,同时通过对曾之撰生活的描写和对其品质的赞颂,展现了其深厚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