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缠踪迹劳天公,十年走逐尘埃中。
一朝行乐颇自喜,诗坛酒社心先雄。
好游不觉更成癖,有极必造源必穷。
青原自昔擅名胜,遥遥七祖开宗风。
泉声到耳径弥曲,细涧中断虹桥通。
古柏崛强钵龙起,崖枯石瘦空山空。
岭云圃絮日卓午,小春天气何融融。
先生杖履仙史舄,欢喜合证狮王宫。
摩挲碣石辨唐宋,风雨剥蚀苔花红。
覃溪学士精核古,𥜠关奇字乃折衷。
山中老僧了无事,迎门合十频鞠躬。
药树堂前论忠孝,英雄仙佛将毋同。
荆花再开师再至,我闻生灭环初终。
兴亡饱阅弥勒笑,历劫不坏夸神功。
登高凭眺兴未已,苍烟紫雾纷朦朦。
归来夜色净如水,片月飞上遥岑东。
诗句解释与赏析:
- 牵缠踪迹劳天公,十年走逐尘埃中。 - 描述作者在世俗中漂泊,如同被天公牵绊,不断奔波劳累。
- 注释: 天公,即天,表示命运或自然的安排。
- 一朝行乐颇自喜,诗坛酒社心先雄。 - 表示在一次偶然的享乐中感到满足和自豪,因为能在诗歌和酒会中展现自己的才华。
- 注释: 行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 好游不觉更成癖,有极必造源必穷。 - 表达了对旅游的爱好,以至于成为了一种习惯,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探索的欲望,追求的是源头和本质(有极必造源必穷),意味着要深入探求事物的根源和本质。
- 注释: 癖,指特别喜好或沉迷某事。
- 青原自昔擅名胜,遥遥七祖开宗风。 - 提到了青原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之地,并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这里指的是禅宗七祖之一的青原行思禅师开创了禅宗的传统。
- 注释: 青原,地名。
- 泉声到耳径弥曲,细涧中断虹桥通。 - 描绘出山水间泉水潺潺的声音,以及小溪中桥的曲折美景。
- 注释: 径,小路或通道。
- 古柏崛强钵龙起,崖枯石瘦空山空。 - 形容古柏苍劲有力,仿佛是一只龙腾起的样子;山崖因缺乏生命力显得枯萎且空旷。
- 注释: 古柏,古老的柏树。
- 岭云圃絮日卓午,小春天气何融融。 - 描述了岭上的云雾缭绕,中午阳光明媚,小春时节的天气温暖宜人。
- 注释: 圃絮,云朵飘散的样子。
- 先生杖履仙史舄,欢喜合证狮王宫。 - 这里可能是用寓言或比喻,表示先生(可能是指某位历史人物)穿着象征性的鞋子,象征着其超凡脱俗的身份和智慧,与狮王宫殿(可能是指权力的象征)相得益彰。
- 注释: 杖履,手杖步鞋,象征行走于世间。
- 摩挲碣石辨唐宋,风雨剥蚀苔花红。 - 在摩挲着岩石,辨认其年代的痕迹,经历了风吹雨打后,石头表面的苔藓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 注释: 摩挲,用手轻抚。
- 覃溪学士精核古,𥜠关奇字乃折衷。 - 赞扬覃溪学士对古代文化的深入研究和精细的考证工作,特别是他对文字的理解和解读充满了创造性和平衡性。
- 注释: 覃溪学士,可能是指一位擅长学术研究的学者。𥜠关,一种古代文字符号体系。
- 山中老僧了无事,迎门合十频鞠躬。 - 描绘了山中的老僧人生活平静无欲无求的状态,每次看到客人来都会热情地合十致意,表现出谦逊和恭敬的态度。
- 注释: 了无事,没有烦恼或杂念。
- 药树堂前论忠孝,英雄仙佛将毋同。 - 在药树堂前讨论忠诚、孝顺等美德,认为这些品质高于英雄、神仙、佛陀等宗教人物所倡导的价值观。
- 注释: 忠孝,指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和孝顺。
- 荆花再开师再至,我闻生灭环初终。 - 描述再次见到春天的景色时心生感慨,体会到万物生长和消亡的自然循环。
- 注释: 荆花,指春天的花朵。
- 兴亡饱阅弥勒笑,历劫不坏夸神功。 - 经历过国家的兴亡变迁,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却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所动摇。
- 注释: 兴亡,指国家的兴旺衰败。历劫不坏,经历多次考验而依然坚固不变。
- 登高凭眺兴未已,苍烟紫雾纷朦朦。 - 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情难以平复,四周的景象如同朦胧的烟雾一般,给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感觉。
- 注释: 凭眺,指站在高处远望。苍烟,指模糊不清的烟雾。
- 归来夜色净如水,片月飞上遥岑东。 - 夜晚归来的时候,周围的景象变得宁静清澈,只有一弯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中,仿佛从远处的山丘上升起来了。
- 注释: 片月,一弯明亮的月亮。遥岑东,指遥远的山峰向东延伸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和谐与平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