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天渴虹长万尺,下饮沧江化为石。
鞭之叱之成此桥,桐城太守莆中客。
往时欲渡川无梁,行人海葬蛟蜺宅。
自从天堑变康庄,无复风涛阻形役。
我生飘泊一飞鸿,缘在重留雪泥迹。
手摩苔藓读遗碑,百五十字凝古色。
碑中空记倡义人,岁久谁能识王实?
将军下海语荒唐,流俗相传偏啧啧。
古人利济同一心,或传或否堪太息!
沉吟此事意难平,斜凭危栏日将夕。
汀洲橹唱催人归,几阵松风洒巾帻。
匆匆作诗别江神,何日重来看潮汐?
横天渴虹长万尺,下饮沧江化为石。
“口渴”指“欲”,形容桥长。“沧江”指“长江”。化“为”作动词,“石”即“石头”,“化石”是比喻,说桥长到可以变成石头的地步。
鞭之叱之成此桥,桐城太守莆中客。
“鞭之叱之”指用鞭子和呼喊来赶建此桥的人。“桐城”指安徽桐城市,唐时有桐城人范山人(范仲淹)任苏州刺史。“莆中”指莆田(今属福建)。“客”是作者自己。
往时欲渡川无梁,行人海葬蛟蜺宅。
“无梁”指没有桥。“海葬蛟蜺宅”指海中有蛟龙、彩虹等恶鬼居住的地方。
自从天堑变康庄,无复风涛阻形役。
“天堑”指长江。“变康庄”指建了桥梁。“阻形役”指阻害交通。
我生飘泊一飞鸿,缘在重留雪泥迹。
“飘泊”指漂泊不定。“一飞鸿”比喻像大雁一样自由自在的游子。“雪泥迹”指留下足迹。
手摩苔藓读遗碑,百五十字凝古色。
“摩”指触摸。“苔藓”指青苔。“读遗碑”指凭吊旧时的桥。“古色”即颜色古朴。
碑中空记倡义人,岁久谁能识王实?
“倡义人”指倡导建立桥梁的人。“王实”即王羲之(王右军),晋朝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空记”指只记其事迹,不记姓名。
将军下海语荒唐,流俗相传偏啧啧。
“将军”指谢安(东晋政治家、诗人)。“下海”指南渡江到浙江一带。“语”即说。“荒唐”形容言语荒诞,不着边际。“流俗相传”指当时民间传说。
古人利济同一心,或传或否堪太息!
“利济”即救济他人。“同一心”指大家心向一处想,共同心愿是建桥利济。“太息”指叹息。
沉吟此事意难平,斜凭危栏日将夕。
“沉吟”指沉思默想。“此事”指此事对修桥利济的意义。“难平”指难以平息。“斜凭危栏”指倚靠在栏杆旁边。“日将夕”指太阳即将落山。
汀洲橹唱催人归,几阵松风洒巾帻。
“汀洲”指江边沙洲。“橹”指船桨。“催”指催促。“巾帻”指头巾。“几阵”指几阵,多指傍晚时分。
匆匆作诗别江神,何日重来看潮汐?
“作诗”指写诗,即《别江神》。“看潮汐”指观潮水涨落,即观看潮汐。《楚辞·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里的“看潮汐”可理解为观潮水涨落,也可理解为观潮汐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