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失却碧芙蓉,云出山来白万重。
不管人间方待雨,只从天半作奇峰。
题画三十首选一
蓦然失却碧芙蓉,云出山来白万重。
不管人间方待雨,只从天半作奇峰。
注释:我突然失去了碧绿的芙蓉,云雾涌出,山峰如白茫茫的云海。我不理会人间正等着下雨,只是从天空中画出了奇异的山峰。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奇特的景象: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仿佛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奇峰。诗人通过这幅画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蓦然失却碧芙蓉,云出山来白万重。
不管人间方待雨,只从天半作奇峰。
题画三十首选一
蓦然失却碧芙蓉,云出山来白万重。
不管人间方待雨,只从天半作奇峰。
注释:我突然失去了碧绿的芙蓉,云雾涌出,山峰如白茫茫的云海。我不理会人间正等着下雨,只是从天空中画出了奇异的山峰。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郢的作品,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诗中描绘了一幅奇特的景象:云雾缭绕,山峰若隐若现,仿佛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奇峰。诗人通过这幅画展现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想象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注释】 七十自寿其二:诗题一作《自咏七十七岁》。七十:《论语·阳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故以之为句号。自寿:自吟诗。其二:诗题一作《自咏七十七岁》。狂生:指狂放的少年。剧孟:西汉人剧孟,以侠义称著。程婴:春秋时晋国大夫。赵氏灭后,程婴与公孙杵臼匿孤孤儿。婴儿长大后,程婴将孤儿托付给程婴朋友。婴儿长大为赵氏之后,程婴为孤儿杀身报国
【注释】: 七十自寿 其四:这是一首七律,是诗人晚年写的诗。 总角知交:指早年的朋友。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扎成两个髻,所以叫“总角”。 两托孤:指朋友托付给作者抚养和教育子女。 凄凉身正在穷途:形容自己处境艰难,正处在人生旅途的艰难险阻之中。 当时一诺凭吾胆:指朋友曾经对作者说:“我一生行善,你应当以我的为榜样。”当时:指当年。一诺:指当年的承诺。凭吾胆:指依靠自己的胆量。 今日双雏竟有须
注释: 1 七十自寿 其三:这是作者在七十岁时所作的自题诗。 2. 不留宿孽累儿孙:不让自己过去的罪孽拖累子孙。 3. 不向情田种爱根:不在感情的田地上播种爱的种子。 4. 绮语早除名士习:早些去除文人墨客的华丽辞藻。 5. 画楼宁负美人恩:宁愿失去美人的恩宠,也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6. 世惟解事方循分:世上只有懂得事情的人才会遵守规矩。 7. 行果知难敢放言:行为的结果和难度是难以预料的
【注释】 ①畏庐:指隐居的草堂。身世出寒微:出身低微。②颠顿:困顿、潦倒。居然:竟然。③生趣:生活乐趣,情趣。④奇穷:极穷。⑤家难:家事艰难,指家庭变故。⑥傲骨:意气,豪情壮志。⑦王城:指京都。小隐:隐士的居处。⑧修篁(huáng):高高的竹子。掩柴扉:掩上门。 【赏析】 《七十二岁自寿诗》,是诗人晚年自撰的七首七言律诗,作于大历五年(770)冬。当时诗人已进入暮年,但仍未忘怀功名
【注释】 渐台:指唐玄宗所建的望仙楼,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未败焰恢张:火势未灭,气势恢宏。征书到草堂:朝廷的诏书来到草堂。杜微:《新唐书·杜审言传》:“审言性褊浅,恃才凌物,与时俯仰。”杜微是杜审言的弟弟。甘寂寞:愿意安于寂寞生活。谢胐:字思道,唐朝文学家,善作文诗。阳托:以阳刚的外表掩饰其脆弱。怜才意:爱惜人才的心情。却聘阴怀觅死方:逃避现实而想一死了之。彻幸:指唐玄宗因杨贵妃的宠爱而荒废政事
注释: - 七十自寿 其五:我七十岁自我祝福。 - 金台:这里指京城洛阳。 - 讲席:讲学的地方。 - 神京:指首都,这里指京城洛阳。 - 老友:老朋友。 - 晋六卿:成为朝廷的六卿之一。 - 弹冠:古代士大夫脱下帽子,把冠上的弹子取下来,准备做官时用。 - 贡禹:字少翁,西汉人。曾三次担任公卿,但因直言进谏而被免职。后来隐居在河南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以卖药为生。 - 具疏:向皇帝提交奏章
【注释】 ①烟云供养:指朝廷恩遇。御书:皇帝的诏书。鲜:美好。一道纶音:指皇帝的诏书。落九天:传至九重天,即传到皇帝那里。 ②槁项:枯瘦的脑袋。幸从遗老后:有幸追随在先贤之后。遗老:指前朝的旧臣。 ③剜心欲献,沙场死壮年:意谓愿为皇上捐躯沙场,以报皇恩。剜心,形容决心之切。 ④颓运:指国家衰亡的命运。如今日:指当今之时。 ⑤恨不:怎不。沙场:指战场。 ⑥争忍:怎舍得。幽燕:指今河北一带
怜才谁似郭公贤,荐我名居诸老先。 充隐本非真处士,辞征曾赋返游仙。 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 此事不惟知己感,承平忆到德宗年。 注释: 1. 怜才谁似郭公贤:谁像郭子仪那样能够赏识人才。怜,同情、怜悯。 2. 荐我名居诸老先:推荐我的名字排在各位老人之前。荐,推荐。名,名字。居诸老先,排在众人前面。 3. 充隐本非真处士:隐居的生活并不是真正的道家隐士的清高生活。充,满足,这里指隐居
【注释】 1. 宁:难道;复:还是。见:同“现”,出现。2. 我:我辈,这里指作者自己。服遗山论世真:我佩服古人的遗言。3. 尚气:好胜。立生无为谤:立身处世,不怕招来诽谤。4. 恃名:依仗自己的名声。易坠不訾身:容易坠落而不顾毁誉自身。5. 投书狎至劳邮传:投书给朋友,书信来往频繁。6. 拙集频翻愧手民:拙劣的作品频频被翻刻,感到惭愧,愧于自己的作品。手民:亲手编辑出版。7. 两事:两件事。8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宦情早淡岂无因:“宦”,指官场;“淡”,指淡泊名利;“无因”,表示没有原因。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的官场生涯早已看透了功名利禄,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2. 乱世诚难贡此身:乱世,指战乱的年代;“贡”,贡献;“此身”,指的是自己的生命或者身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乱世之中,确实很难保持清白,做出奉献。 3. 移译泰西过百种:“移译”,即翻译;“泰西”,指西方国家;“过百种”
【注释】 湖西、行宫:泛指西湖的西边,也指杭州。 寂寞古行宫:冷落而荒凉的古行宫。 柳外宫墙一带红:柳色掩映着宫墙,显得一片鲜艳。 今日凉棚高百尺:如今亭台楼阁都建得高大起来。 兴亡不涉卖茶翁:国家兴盛时,他与民同乐;国家衰败时,他却卖茶为生,不关心国家的兴亡。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在游览西湖时,来到孤山,登上白堤。只见湖光山色分外妖娆。诗人触景生情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游狮子岩记》。它描述了作者在狮子岩游玩的情景,以及他在旅途中的感受和思考。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十五日晨起大风,以肩舆跨山游狮子窝(1)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十五日早晨起床后,遇到了一场大风,于是他乘坐肩舆(即轿子)去游览狮子窝。 山鸟鸣时漏阳光,开门微闻草木香(2)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山中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同时也能闻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温暖
【注释】 1. 壬子:天干地支纪年。壬子年为宋朝建炎三年。 2. 正月十二日:指建炎三年正月初十。 3. 都,京城。小有天三层楼上是北宋的一处名胜,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金明池旁,楼高三层,可容万人。 4. 某将军:指张俊,时任江南东路兵马副元帅。所部兵溃,纵火攻剽:张俊所率领的军队溃败,纵火焚烧抢掠。 5. 铁栏固,益以铁扉:坚固的铁栏杆、门,加上了铁制的门扇。 6. 飞弹流空
【注释】 水榭:水边的亭子。萧萧弄薄寒:在水边亭子中吟弄着凄清的秋风。哦(wò):吟诵。 偎:依傍、靠近。碧阑干:绿色的栏杆。 红叶:秋天树叶变红。 一路:指一路风景,一路风光。 【赏析】 此诗写诗人秋日独倚栏杆,吟咏新作,欣赏红叶美景的情景。 首句“水榭萧萧弄薄寒”,写诗人独倚水阁,在瑟瑟秋风中吟咏新作,以抒怀情。“萧萧”状风声,“弄”为玩弄,即吟哦之意,“薄寒”点时令在深秋。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色。以下是逐句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注释和赏析: 第1句:危栈黏天路不分,鞭丝帽影印斜曛。 释义:栈道高悬,与天空相接,无法分清;鞭子的影子被斜晖映照在头上。译文:栈道高悬,与天空相接,无法分清;鞭子的影子被斜晖映照在头上。注释:危栈,指栈道高悬于悬崖之上;黏,附着、紧贴的意思;天,天空;分,分晓、明显;鞭,指马鞭;丝,细长如丝;帽,帽子;影,影子;斜曛
【注释】 十年——指诗人在长安卖画十年(一说十二年)的经历。 隐——隐居,退隐。 胆——胆子,胆量。 清白望——对清白高尚的人品的追求和向往。 山人——隐士、山间高人。 【赏析】 “十年”两句是说自己在长安卖画十年来,目睹了世态炎凉,看到一些名门高官为了追求名利而不顾廉耻,甚至出卖朋友,因而感到胆战心惊。 “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意思是说现在的世界已经没有清白的品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