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闻陶令开三径;来与弥陀共一龛。

【注释】:

陶然亭:地名,在北京。陶令:指晋代诗人陶渊明,他曾任彭泽县令,因不愿做官而辞官归隐,后人称他为“五柳先生”。三径:指《桃花源诗》中“三径就荒”一句中的“径”,即小路或田间的路。弥陀:即阿弥陀佛,是佛教名词,意译“无量寿”、“愿成佛”。龛:小阁子,供佛像、供品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诗人与友人游赏陶然亭,见亭内弥陀佛像而联想起当年陶潜的故事,抒发对陶潜的怀念。

首句“似闻陶令开三径”,是诗人在陶然亭内所听到的。陶令,是指东晋时期的名臣陶渊明。他隐居于桃花林旁的南溪,自筑小屋,门前种花养竹,引水作渠,开径通幽,故人称他的住宅为“三径居”。“径”在这里指园中曲折相通的小道。“三径”就是三条小路。诗人听到这故事,便想象出陶渊明的住处也一定十分清幽雅静,于是便产生了游赏陶渊明故宅的想法。

次句“来与弥陀共一龛”,是诗人游赏陶公旧宅后所产生的感想。弥陀是指阿弥陀佛。龛,是指供佛的小屋。“一龛”,指一间小屋子。诗人看到陶公的居处虽已荒芜破败,但想到陶公当年开径植花,辟地建屋的情景,不禁产生无限感慨。

这首诗是借游览陶然亭而触发对陶公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意境优美,耐人吟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