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内经师叹逝波,乡邦文献苦搜罗。
匡刘未竟登曹业,何郑俱休入室戈。
神返隐屏生岂偶,编传左海好非阿。
者番归访金鳌岫,倍感前型教泽多。

陈朴园大令乔枞属题其尊人恭甫前辈《鳌峰载笔图》

海内经师叹逝波,乡邦文献苦搜罗。
匡刘未竟登曹业,何郑俱休入室戈。
神返隐屏生岂偶,编传左海好非阿。
者番归访金鳌岫,倍感前型教泽多。

【注释】

  • 陈朴园:即陈澧,晚清著名文学家、学者,著有《论语解注》、《四书讲义》等多种著作。
  • 乔枞:陈澧之子,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 恭甫:陈澧的字。
  • 鳌峰:此处指作者的家乡。
  • 经师:精通儒家经典的学者。
  • 逝波:流逝的时光。
  • 匡刘:辅佐汉高祖刘邦,这里可能是指辅佐汉朝建立或治理国家。
  • 曹业:东汉末年曹操的基业。
  • 何郑:指的是何晏和郑玄,两位都是汉代著名的儒士。
  • 隐屏:隐居避世。
  • 左海:古代对东海的称呼。
  • 者番:地名或地名的一部分。
  • 金鳌岫:传说中的山名,位于今中国浙江省。
  • 深感:深切感受到。

【赏析】
这首诗是陈澧为其父亲陈恭甫所写的《鳌峰载笔图》所作的诗。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传承和教育理念的重视以及对家乡文化历史的深厚感情。

首两句“海内经师叹逝波,乡邦文献苦搜罗。”反映了陈澧对其父亲的学识和成就的感慨。他认为,虽然时代的变迁使得很多知识无法被保存下来,但父亲仍然努力地搜集和整理这些资料,希望能够为后世留下宝贵的财富。

接下来“匡刘未竟登曹业,何郑俱休入室戈。”则是对父亲一生事业的总结。在这里,诗人提到了匡扶刘氏(可能指汉高祖刘邦)和曹操的事业,以及与何晏、郑玄等儒家学者的交流与合作。这表达了诗人对父亲在政治和学术上都有重大贡献的肯定。

第三句“神返隐屏生岂偶”,则描绘了父亲晚年归隐的生活状态。诗人认为父亲虽然已经远离了世俗的纷扰,但在精神世界里依然追求着学问和道德的提升。

最后两句“编传左海好非阿,者番归访金鳌岫。”则表现了诗人对父亲晚年归乡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他希望能够像父亲一样,在家乡过上宁静而充满学问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父亲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