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亲炙龙门,仰见老成谋国,不间江湖,当几每示周行,草疏付寅僚,洒尽满腔热血,哀琉球则请申公法,策伊犁则乞缓寻盟,恸马江则恳定全模以纾兵祸,即内地郑州河决,支流宜浚泄,仍吁同舟共济,联络东南,梦寐总朝天,一缕孤忠谁实鉴;
五百日暌违马帐,岂图永诀竟成,遽悲山木,爱物无遗纤善,樗材资造就,感深宏奖风流,恤生徒则辱许名师,极故旧则雅推义友,论海国则谬称管见可备刍言,迄两湖文会躬逢,公病已弥留,犹劳荐士陈言,裁成葑菲,天涯哭知己,千秋厚望我何堪。
这首诗是郭嵩焘的挽联,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十二年亲炙龙门,仰见老成谋国,不间江湖,当几每示周行,草疏付寅僚,洒尽满腔热血”这一句描述了作者与郭嵩焘深厚的友谊和对国家的贡献。“十二年”指郭嵩焘在朝廷任职的时间,“亲炙龙门”意为亲身体验、学习郭嵩焘的治国之道,“仰见老成谋国”则表示作者敬佩郭嵩焘的才智和经验,“不间江湖”意为无论身处何地,都为国家效力,“当几每示周行,草疏付寅僚”则是说郭嵩焘经常向皇帝进献建议,为朝廷出谋划策。“洒尽满腔热血”则表示郭嵩焘为国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