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来飞鸟,乃息东皋旁。
自言为黄鹄,羽翼苦未长。
朝啄陇上穗,暮宿陇上月。
羞复鸣向人,顾影聊自娱。
雪泥爪暂留,悠悠何所求。
会当长风便,翱翔还九州。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评价,注意通读全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何处来飞鸟”:何处来的鸟儿?
“乃息东皋旁”:于是栖息在东边的山岗上。
“自言为黄鹄,羽翼苦未长”:它说自己是一只黄鹄,但羽毛还没有长丰满。
“朝啄陇上穗,暮宿陇上月”:早晨它去啄田陇上的谷物,晚上就住在田陇上的月亮下面。
“羞复鸣向人,顾影聊自娱”:羞愧地不再向着人们鸣叫,只是顾影自怜,自我娱乐。
“雪泥爪暂留,悠悠何所求”:在雪地上留下的爪痕暂时停留,我有什么追求呢?
“会当长风便,翱翔还九州”:总有一天我将乘风而去,飞回故乡的故园。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黄鹄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自由、对生活的强烈要求与执着追求。
首联“何处来飞鸟,乃息东皋旁。”交代主人公身份和生活环境。黄鹄即鹤,这里暗用《庄子·逍遥游》中“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句意,表明自己虽身居樊笼之中,但志向远大,心向往之。
颔联“自言为黄鹄,羽翼苦未长。”点明自己的身份和处境。黄鹄虽然能高飞远翔,但因翅膀尚未长成,只得栖止于东边山下。此二句看似矛盾,实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表露:自己身处樊笼,无法展翅高飞,只能寄情山水;但内心深处,仍渴望像黄鹄一样自由自在、高飞远翔。
颈联“朝啄陇上穗,暮宿陇上月。”进一步描绘黄鹄在山林中的生活情景。黄鹄清晨来到田陇之上,啄食禾穗;傍晚又栖息在田陇之上,观赏明亮的月亮。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黄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羞复鸣向人,顾影聊自娱。”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面对他人,黄鹄羞愧难当,不愿再向人们鸣叫;只有对着自己的影子,才能稍感安慰,独自娱乐。这两句诗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自由飞翔;另一方面他又害怕被束缚,难以摆脱樊笼之苦。这种矛盾的情感,正是诗人真实、复杂心理的真实反映。
尾联“雪泥爪暂留,悠悠何所求。”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憧憬。黄鹄在雪泥上留下爪痕暂时停留,它没有追求更高的境界;那么,我有什么追求呢?只要能够自由飞翔,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所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鹄自由自在、高飞远翔的形象和生活状态,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了更深的艺术内涵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