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一幅素缠绵,诗礼趋庭溯昔年。
韩氏菑畲经术裕,苏家轼辙孝忠全。
贻谋夙禀慈祥训,到处宜称父母贤。
他日墓门重拜扫,崇公有表树泷阡。

【解析】

题薛慰农观察烟云过眼图梅庭侍读

丹青一幅素缠绵,诗礼趋庭溯昔年。

韩氏菑畲经术裕,苏家轼辙孝忠全。

贻谋夙禀慈祥训,到处宜称父母贤。

他日墓门重拜扫,崇公有表树泷阡。

注释:①丹青:指绘画。②烟云:烟雾缭绕的云彩。③过眼图:经过眼前的图画。④梅庭侍读:即梅之仆,字庭侍(或作庭侍)。⑤韩氏:指韩滉。⑥菑畲:指田畴。⑦经术:指经学,儒学中的一门学问。⑧轼辙:指苏轼的足迹。⑨贻谋:指遗留下来的教诲。⑩墓门:坟前。①泷阡:地名,在今四川奉节县西。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嘉定七年(1214年)作者初仕之时,时作者年仅十九岁。

开头两句是说此画乃薛慰农所作,而自己又曾受其教诲。“丹青一幅素缠绵”一句,点明画的内容。“烟云过眼”,用王维诗句,意谓眼前所见只是一片虚无,故用烟云来代之。诗人自谦才疏学浅,对绘画艺术还谈不上有什么造诣。“诗礼趋庭”,用孔门七十二弟子之一的南容的话,意谓要继承孔子的遗教,学习诗书礼节。“溯昔年”即追溯往昔。

中间两句是对薛慰农的颂扬。“韩氏菑畲”,意谓韩氏精通农政。韩滉曾任宰相,封晋国公,人称韩晋公,他在任期间推行“常平法”,使人民免遭旱涝之灾,深受百姓爱戴,所以用韩氏来称赞它。“苏家轼辙”,意谓苏轼有远见卓识,能继承父兄的遗志。苏轼曾任杭州通判,为官清廉,关心民瘼,政绩卓著,后被贬黄州,在鄂州、惠州等地任职,都以兴利除弊、造福一方而闻名遐迩,所以用苏氏来赞之。

最后两句是说自己将继承薛慰农的遗志。“贻谋”,意谓留下教诲。“夙禀慈祥训”,意谓自幼接受父母的教诲,“慈祥训”即慈祥的教诲,这里特指父亲的教诲。“到处宜称父母贤”,意谓无论走到哪里,都应当称道自己的父母是贤德的人。这两句是说自己将继承薛慰农的遗志,做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君子,使自己的父母也蒙受光荣。

最后两句是祝愿的话。“他日墓门重拜扫”,意谓日后当有机会再拜祭坟墓;“崇公有表树泷阡”,意谓薛慰农的墓地应修葺一新,树立石碑,永远纪念他的业绩。“有表”即有碑,这是对薛慰农的颂扬和怀念;“树泷阡”即修葺他的坟墓,也是对他一生事业的肯定和纪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