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儒狗曲漫讥诃,功令当年重甲科。
一代宦途无捷径,百家学海有先河。
衡门夜雨然麻读,萧寺秋风倚树哦。
稽古殊荣谁不羡,词臣玉节听中和。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本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赏析,这需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经历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要结合诗句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主旨、情感以及手法技巧等。本诗是清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作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陈三立字云叔,号散原,江西义宁人。曾官河南按察使,署布政司。有《散原精舍诗》二集传世。其诗多写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悲壮。这首诗首联“腐儒狗曲漫讥诃,功令当年重甲科”的意思是说那些迂腐的书生们肆意地讥笑我,而当年功令重视的是科举制度。颔联“一代宦途无捷径,百家学海有先河。”的意思是说在仕途中没有捷径可走,但学问却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颈联“衡门夜雨然麻读,萧寺秋风倚树哦”的意思是说夜晚在屋檐下读书时,屋外淅沥的秋雨洒落在麻纸书上;在寺庙里吟咏时,秋风阵阵吹拂着我。尾联“稽古殊荣谁不羡,词臣玉节听中和”的意思是说对于古代的英明帝王,谁能不对他们表示敬佩呢?作为词臣也应当像他们一样公正无私、执法如山。全诗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抱负无法实现的苦闷心情。
【答案】
译文:
那些迂腐的书生们肆意地讥笑我,而当年功令重视的是科举制度。在仕途中没有捷径可走,但学问却可以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夜晚在屋檐下读书时,屋外淅沥的秋雨洒落在麻纸书上;在寺庙里吟咏时,秋风阵阵吹拂着我。对于古代的英明帝王,谁能不对他们表示敬佩呢?作为词臣也应当像他们一样公正无私、执法如山。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三立的作品,作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戊戌变法失败之后。陈三立字云叔,号散原,江西义宁人。曾官河南按察使,署布政司。有《散原精舍诗》二集传世。其诗多写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悲壮。此诗为戊戌变法失败后所作。当时,朝廷中一片反对变法的声音,作者深感痛心,写下此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