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马曰黄黄马骊,目有真主才知之。
将军门下号多士,独重舍人能好衣。
闻乐欲寐乐必古,苦言中人人必怒。
丈人芒然毋自苦,暮四朝三栗难数。
舂有相杵,厩有厮养,击缶呜呜且高唱。
玉衡在空长十丈,称物深凭极其量。

《鞠歌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以“鞠”为中心话题,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宴会场面,通过人物的活动,表现了当时封建社会上层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译文:
骊马说:“我的名字叫黄马。”只有主人才知道我真正的颜色是什么。
将军的门下有很多士人,唯独舍人能穿着好衣服。
听到音乐就想睡觉,音乐一定是古代的;苦口婆心,人们一定发怒。
老人芒棱,不要自苦;暮四朝三,难以数计。
舂米的有相杵,喂马的有厮养,击缶呜呜,高唱不止。
玉衡在空长十丈,称量物品深凭极其量。

注释:

  • 骊马:黑色的马。
  • 目有真主:眼中有真正主宰的人,即主人。
  • 才知:才知道,指主人知道马的颜色。
  • 号多士:有很多贤士。
  • 舍人:指主人身边的侍从人员。
  • 闻乐欲寐:听到音乐就想去睡觉。
  • 乐必古:音乐一定是古风。
  • 苦言中人:苦口婆心,劝说对方。
  • 丈人:老人。
  • 芒然:茫然,不知所措的样子。
  • 暮四朝三:晚上四点钟开始,到第二天三点结束。
  • 舂有相杵:舂米的有相杵的工具。
  • 厩有厮养:喂马的有厮养的工具。
  • 击缶:敲打瓦缶。
  • 且:将要。
  • 长:长,这里形容非常之高。
  • 称物:衡量物品。物,物品。
  • 极量:极多的程度。

赏析:
《鞠歌行》是李白借酒喻志的作品之一。诗中通过对宴席上的热闹场景进行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举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语言生动活泼,意境深远,是唐人绝句中的佳作。

诗的第一句“骊马曰黄黄马骊”,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把一匹名叫“骊马”的马比作一匹黄色的马,赋予了马以人的特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而第二句“目有真主才知之”,则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主人与马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主人对马的了解和喜爱。第三句“将军门下号多士”,则点明了宴会的主人是一位将军,其门下聚集了很多贤士,为下文的叙述做了铺垫。第四句“独重舍人能好衣”,则是对宴会中一位特别受欢迎的人物——舍人进行了刻画,他不仅受到主人的重视,还能穿着漂亮的衣服,显示出主人对他的喜爱和信任。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宴会上的音乐、饮食等细节,如“闻乐欲寐乐必古”、“苦言中人人必怒”以及“暮四朝三栗难数”等句子,都展现了宴会的热闹氛围和人物们的情感波动。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舂有相杵,厩有厮养”一句描绘了宴会现场的劳动景象,如舂米的相杵和喂马的厮养等,这些描写既展示了宴会的繁忙,也反映出主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怀。而“击缶呜呜且高唱”一句则将宴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人们在击缶声中高唱,表现出一种欢快和自由的精神面貌。

《鞠歌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宴会场景,同时通过人物的情感波动和行为举止展现了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举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