㟙山之石铁色古,上有孤楠枝叶疏。
风吹音响日萧瑟,南飞老鹳来号呼。
海门阴阴雨气腥,毛衣中夜愁沾濡。
危梢高栖形影孤,胡不整翼归哺雏。
君不见秃鹙之喙长一尺,人立石梁饱鲜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送无可上人》,以下是诗句和译文:
老鹳
㟙
石铁色古,上有孤楠枝叶疏。
风吹音响日萧瑟,南飞老鹳来号呼。
海门阴阴雨气腥,毛衣中夜愁沾濡。
危梢高栖形影孤,胡不整翼归哺雏。
君不见秃鹙之喙长一尺,人立石梁饱鲜鲫。
译文:
老鹳
㟙
山中的石头颜色像铁一样古旧,上面有一株孤高的楠树枝叶稀疏。
风吹过发出声音就像在哭泣般哀伤,南飞的老鹳在叫唤呼唤。
海门的阴霾天气湿漉漉地弥漫着雾气,夜晚里毛衣都被泪水打湿了。
老鹳在高高的树枝上孤独地栖息,为什么不展开翅膀回到巢中去喂养小鹳呢?
你难道没看见秃鹙(一种鸟儿)的长嘴有一尺长,它站在石桥上吃鱼。
注释:
- 㟙:诗题,即诗的序号或题目。
- 石铁色古:指石的颜色像铁一样古老。
- 孤楠枝叶疏:指孤零零的楠树枝叶稀疏。
- 萧瑟:形容风声凄凉、悲切的声音。
- 南飞:向南飞去,这里指老鹳飞向南方。
- 海门:大海的门户,泛指海边地区。
- 阴阴:阴暗的样子。
- 毛衣中夜愁沾濡:毛衣因为夜雨而湿透,沾濡是指水珠滴落在毛衣上。
- 危梢:高处的树枝。
- 胡不:为什么不。
- 整翼:整理翅膀。
- 哺雏:喂养幼鸟。
- 君不见:表示感叹,意思是“难道你不知道”。
- 秃鹙:秃头的水鸟。
- 喙长一尺:嘴的长度有一尺,形容非常长。
- 人立石梁:像人一样站在石桥上。
- 饱鲜鲫:吃得饱饱的鲫鱼。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老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诗中的老鹳形象栩栩如生,通过对老鹳的生活环境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同时,诗人以老鹳为引子,抒发了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美好回忆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