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僧阁话,唯子最依依。
子去临江郡,僧同闭雪扉。
久经闲僻惯,自觉见闻稀。
惆怅更谁梦,醒时钟磬微。

【诗词】

都下寄方饶州

昔年僧阁话,唯子最依依。

子去临江郡,僧同闭雪扉。

久经闲僻惯,自觉见闻稀。

惆怅更谁梦,醒时钟磬微。

【译文】
昔日在寺庙中的谈话,只有你最让人依恋。
你离开临江郡后,我和僧人一道关闭了门扉。
长时间处于偏僻之地,我感觉自己见闻少了。
我独自思念你,醒来时钟声和磬声显得微弱无光。

【注释】

  1. 都下:指京都,今河南洛阳一带。
  2. 昔年:过去的日子。僧阁:寺庙中的佛堂。
  3. 唯子:指你(即方回)。
  4. 子去:你离开。
  5. 临江郡:临江县,在今江西南昌市。
  6. 僧同:与僧人一起。
  7. 闲僻惯:习惯了偏僻寂静的生活。
  8. 见闻稀:见闻减少了。
  9. 惆怅:感到难过或失望。
  10. 醒时钟磬微:醒来时听到的钟声和磬声很微弱,暗示着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后的孤寂与思念之情。首句“昔年僧阁话”,回顾了与友人在寺庙中共同度过的时光,那时的对话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随着友人离去,这种欢乐也随之消失,只剩下深深的怀念。

次句“子去临江郡”直接点明了友人离去的事实。临江郡是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但在这里却只能与僧人共度时光,无法再与友人相见。这里的“子”指的是你,也就是诗人的朋友方回。

第三句“僧同闭雪扉”描绘了诗人与僧人一同居住在寺庙中的情景。雪扉,指用雪制成的门户,象征着清苦和简朴的生活。在这里,诗人与僧人共同度过了一段宁静而清苦的日子。

第四句“久经闲僻惯”,表达了诗人已经习惯了这种安静而偏僻的生活。这里的“闲僻”指的是远离城市喧嚣、生活单调乏味的状态。

第五句“自觉见闻稀”,进一步强调了由于环境的变化,诗人的见闻也变得稀少。这里的“稀”是指稀薄、减少的意思。诗人感叹自己因环境的改变而失去了往日的见识和感悟。

第六句“惆怅更谁梦”,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遗憾。这里的“惆怅”是指因思念而感到悲伤、难过的心情。诗人不禁思考,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体会到这份情感呢?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一句“醒时钟磬微”,以钟声和磬声的微弱来象征诗人内心世界的寂寞和空旷。这里的“醒时”指的是醒来的时刻,“钟磬”是古代佛教寺院里的报时器具,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内心感受。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朋友分别后的生活和情感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失去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