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几年住,边城寒叶飞。
高堂双鬓改,下第一身归。
瀚海莽无路,雪山空落晖。
郊扉依旧掩,书信得应稀。
【诗句释义】
上国几年住,边城寒叶飞。
高堂双鬓改,下第一身归。
瀚海莽无路,雪山空落晖。
郊扉依旧掩,书信得应稀。
【译文】
我居住在京城已经几年了,边城的秋天已经到来,树叶开始飘落了。
家中的高堂上白发已多,而自己却要离开去远方。
广阔的沙漠中没有道路可走,只有雪山反射着落日的光辉。
家门的门户依然紧闭,不知道他的信什么时候能寄过来呢?
上国几年住,边城寒叶飞。
高堂双鬓改,下第一身归。
瀚海莽无路,雪山空落晖。
郊扉依旧掩,书信得应稀。
【诗句释义】
上国几年住,边城寒叶飞。
高堂双鬓改,下第一身归。
瀚海莽无路,雪山空落晖。
郊扉依旧掩,书信得应稀。
【译文】
我居住在京城已经几年了,边城的秋天已经到来,树叶开始飘落了。
家中的高堂上白发已多,而自己却要离开去远方。
广阔的沙漠中没有道路可走,只有雪山反射着落日的光辉。
家门的门户依然紧闭,不知道他的信什么时候能寄过来呢?
【注释】 1. 后对月有怀石门精舍川:在诗中,“川”指代作者的住处。 2. 苦爱澄秋月:形容诗人对于清澈明亮的秋季月亮的喜爱。 3. 初晴望浩然:刚刚晴朗之后,望着广阔的天空。 4. 乱云归大壑:指云雾缭绕,如同山壑一般。 5. 凉露湿空天:清凉的水珠洒落,使天空湿润如画。 6. 山静无留影:山峰宁静,没有留下任何影子。 7. 潭虚得静缘:水面平静如镜,映照出内心的安静。 8. 因思道门友
注释: 1. 赠单丈书田:写给姓单的人,字田。丈,对人的尊称;书,书信,诗篇。 2. 迹近不相识:好像和对方没有见过面。迹近,接近,好像;不相识,不认识。 3. 深惭等世人:深深地感到自己与世上人不同。惭愧,感到羞愧;等,等于;世人,指世上人(包括你、我在内的一般人)。 4. 能除众有句:能够去除世俗中的那些说法。能除,去除;众有,俗语、陈词滥调。 5. 独得古无贫:独自得到古人所推崇的清廉
朝阳寺 朝阳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山南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这首诗是作者对朝阳寺的描绘,通过描写朝阳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他对朝阳寺的喜爱和向往。 译文: 朝阳寺 我不认识朝阳寺,只能牵着藤蔓过石门。 海云青矗矗,山气郁魂魂。 半壁灵楸大,悬岩古佛尊。 更寻南涧水,危坐听潺湲。 注释: 朝阳寺(1.) :朝阳寺为唐代著名佛教圣地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区北17公里处的伊河与洛河交汇处,依山而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结合内容具体地把握诗句的意思,同时还要能揣摩诗词的表达技巧和意境等。 第一句“画阁倚晴春”中“倚”字写出了画阁与晴日春光的和谐之美,也表现了诗人赏景时的心情。第二句“门前屐齿新”,描绘出一幅踏雪寻梅图,诗人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表现出自己不畏严寒、不惧风霜的精神风貌。第三句“近山犹有雪”“深竹似无人”两句写景
【注释】 端居:指闲居无事。 棘篱依短椽:用荆棘编成的篱笆和短竹做的椽子。比喻简陋的住所。 萧然:形容寂静空荡。 宿雾连晨重:浓雾一直延续到早晨。 春菲入夏延:春天的芬芳弥漫到夏天。 溪容元结傲:指元结在山水间游历,自得其乐。 榻为管宁穿:指管宁以草席为床,生活清简。 【赏析】 《端居言怀》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写的一首七绝。这首诗描写了作者闲居时的所见所感以及自己的心境
【解析】 1.同:和,一同。 2.王蜀子:即王氏子,王氏兄弟的排行最小者,这里泛指友人。 3.暝:日落,黄昏。 4.端:山脚。 5.星下坐来久:指在星光照耀下静坐良久。 6.松梢听处寒:指在松树的枝叶间听到清冷的声音。 7.壑风:深谷之风。夜深人静,壑风入耳,更觉得寂静无声。 石气逼衣单:石头的气息逼人,寒冷刺骨,令人感到衣衫单薄。 8.苍苔滑:长满苔藓的地面上,踩上去感觉滑腻。 9.朝来有鹤看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一位山中僧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深沉友情的怀念。 首句“自识鹤阿师”,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这位僧人的称呼。这里的“自”字,表明了诗人对这位僧人的认同和尊重。而“鹤阿师”则是对这位僧人的亲切称呼,暗含了诗人对他高洁品格的赞赏。 第二句“斋身无点缁”,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僧人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斋身”,意味着僧人过着清心寡欲、远离尘嚣的生活。而“无点缁”
冬日闲游赠王东溪 冬天喜欢晴朗的景致,我带着筇杖小游。 暖阳下,脚下的草微微发黄,远处的松树在风中摇曳。 樵夫走的小径上没有说话声,午后的炊烟才刚刚升起。 看到麋鹿悠闲地漫步,我们相视一笑,都迎来了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冬野爱晴景:冬天的野外喜欢晴朗的景色。 - 小游携短筇:带着筇杖的小游。 - 暖依下陇草:温暖的阳光下,脚下的草微微发黄。 - 声在远原松:远处的松林传来松的声音。 -
【解析】 此诗题名“赠义融上人”,是诗人赠别一位僧人义融的一首赠答诗。义融上人是僧人义融的名字,他住在云中寺。从诗的内容看,义融上人也是一位高僧,与王维交往甚深。诗中“旧住”二字,说明两人相识已久;“何年去石桥”,写他出家前曾到石桥游玩的情景。这两句是回忆当年往事,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曙吟残月在”写日出时,他在禅房中吟诵经文,月影斜照在残卷上。“寒定夜香销”,写夜晚禅房中焚香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中“频嘶”“疾日下寒原”写出了马匹的疲劳,“烟远”“雪昏”描绘出环境的荒凉
【注释】 1. 蛮州:指岭南一带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2. 君去问灵川:你到任后要去灵川(广西桂林附近)看看,因为传说中灵川有桂树。 3. 是树皆疑桂: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写景,说这些树木好像都长了桂树的叶子。 4. 无峰不到天:意思是没有山峰就看不到天空,形容地势险要,山峰重叠。 5. 市通交趾语:交趾即现在的越南,所以这里的市集交流着越南的语言。 6. 湘尽渡头船:潇水(湘江)流尽
注释: 贞媛无名姓,古祠传尚新。 挂衣近村女,供饭入淮人。 湖外天仍暮,门前草自春。 合从浣纱者,南去是仪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小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平凡与宁静。 首句“贞媛无名姓”,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贞烈女子的敬仰之情。她虽然没有名字,但她的精神却如同明亮的月亮一样,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第二句“古祠传尚新”
诗句释义: 1. 过江 - 描述一个人在江上行走或通过江面。 2. 谁为积不平 - "谁为" 可能表示疑问,"积不平" 指的是水面上的不平静,如波浪、风浪等。 3. 造次恐风生 - 在紧急或匆忙的情况下,害怕会有突发的风浪。 4. 纵使经年守 - 即使经过一年(可能是为了某种目的)守护或等待。 5. 犹嫌放棹轻 - 还是觉得放船时动作轻盈。 6. 江豚戏高浪 - 江豚在水中嬉戏
【注释】 州城:指代蔚州(今山西右玉)。州城,即州治。狐岭:即五台山的北麓。巑岏(lùn lùn):高峻的山峰。投人可:投奔可以依靠的人。前宵:昨夜。梦母寒:梦见母亲受冻。边声:边疆的声音,泛指战事。过山难:通过山险艰难。一卷:一轴卷轴。吟兼泣:一边吟咏一边流泪。谁肯看:谁能看得起我?肯:能。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边塞苦役者凄恻哀怨之词。首句点出了作诗的地点是蔚州(今山西右玉)
【解析】 “湖上逢张尚徽为友人傅伟度同学”:在湖上遇见了张尚徽,他是我同傅伟度的好友。 昔游飘若尘,寥落独来身:“过去游玩如同飘散的尘土,现在独自一身来到这荒凉之地。” 久立待船处,相逢无故人:“长久地站在那里等待着船只,忽然间看见一位老朋友却不认识。” 山色隔城远,荻声过雨频:“隔着遥远的山色,传来阵阵雨声,那是荻花随风摇曳的声音。” 因君传数语,不觉渐相亲:“因为你向我转达了几句话
注释: 济上寓居——在济州(今山东济南市)的住所居住。 凉风昨夜至,杨叶满湖漘——凉爽的秋风吹了一夜,树叶已经落满了池塘边。 送尽后来客,犹为独住人——送走了最后一批客人,我仍然是独自一个人住在这里。 归期书在夏,远梦雨连晨——书信中约定的回家日期在夏天,远方的梦境和连绵不断的春雨相伴。 上国高车友,谁知最苦辛——我们这些来自京城(上国)的达官贵人,谁能想到他们是最辛苦、最痛苦的?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