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媛无名姓,古祠传尚新。
挂衣近村女,供饭入淮人。
湖外天仍暮,门前草自春。
合从浣纱者,南去是仪真。
注释:
贞媛无名姓,古祠传尚新。
挂衣近村女,供饭入淮人。
湖外天仍暮,门前草自春。
合从浣纱者,南去是仪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小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平凡与宁静。
首句“贞媛无名姓”,表达了诗人对这位贞烈女子的敬仰之情。她虽然没有名字,但她的精神却如同明亮的月亮一样,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第二句“古祠传尚新”,则揭示了这个古祠的悠久历史和其传承至今的新鲜感。这里的“尚新”既指祠堂的年岁久远,又暗喻这位贞烈女子的精神永远年轻、永远鲜活。
第三句“挂衣近村女”,描绘了乡村妇女在河边洗衣的情景。她们身穿衣裳,手拿衣巾,挂在树枝上随风飘荡。这里的“挂衣”不仅指的是妇女们的日常生活动作,还暗指了她们对贞烈女子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供饭入淮人”,描绘了乡村人在淮河沿岸的生活情景。他们在河边摆开食物,供过往行人享用。这里的“供饭”不仅描述了他们的生计方式,还暗示了他们对贞烈女子的怀念之情。
第五句“湖外天仍暮”,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湖外景色,天空渐渐变暗。这里的“暮”既指天色渐晚,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六句“门前草自春”,描绘了乡村门前的草地。尽管外面的世界已经变得寒冷,但门前的草地依然生机盎然、充满生命力。这里的“春”既指的是季节,也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
尾句“合从浣纱者,南去是仪真”,描绘了一位从远方而来,准备前往江南的女子。她从北方来到南方,准备寻找新的归宿。这里的“仪真”既是指地名,也象征了人生的追求和变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平凡与宁静。诗人通过对贞烈女子的赞美和对乡村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感悟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