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携筇竹上空亭,夹路长松不断青。
千尽涧泉飞洞壑,百盘螺髻入高冥。
人行乱叶云迷屐,雁下寒芦雪满汀。
空谷谁能继遗逸,《移文》应辱草堂灵。

《西山道中》赏析

“扶携筇竹上空亭,夹路长松不断青。”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里,我独自漫步于山间小路的画面。诗人用“扶携”和“空亭”这两个词,赋予了画面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在《西山道中》,作者刘大夏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天的山色:长松与翠竹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风景画。“夹路长松不断青”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敬畏。

“千尽涧泉飞洞壑,百盘螺髻入高冥。”这两句更是将自然景色与人的心境巧妙结合。诗句中的“千尽涧泉”与“百盘螺髻”相互映衬,既形象描绘了山间的水流与山峰,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诗中的第三句“人行乱叶云迷屐,雁下寒芦雪满汀。”则进一步渲染了深秋时节山林的萧瑟气氛。落叶纷飞,行人踩踏在厚厚的落叶上,仿佛迷失了方向;而寒冷的芦苇丛中,雁群结队飞翔,大雪覆盖了整个小河。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季节变换带来的情感体验。

诗中的“空谷谁能继遗逸,《移文》应辱草堂灵。”表达了作者对于才华被忽视的遗憾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里,诗人以“空谷”喻指人才匮乏的环境,表达了一种悲凉的情绪。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它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