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柳发金线,丝丝扫晴波。
白小惊复定,唼水藏圆荷。
树头两黄鸟,相视调清歌。
隋家堤边景,纳凉记曾过。
老柳发出金线,细丝扫过晴波。
白鸟惊慌后又安定下来,在水中藏着圆荷。
树上两只黄鸟,互相看看,清歌互答。
隋家堤边景色,纳凉曾来过。
老柳发金线,丝丝扫晴波。
白小惊复定,唼水藏圆荷。
树头两黄鸟,相视调清歌。
隋家堤边景,纳凉记曾过。
老柳发出金线,细丝扫过晴波。
白鸟惊慌后又安定下来,在水中藏着圆荷。
树上两只黄鸟,互相看看,清歌互答。
隋家堤边景色,纳凉曾来过。
【注释】 ①灵岩:指晋代王羲之的墓地。元墓:即王献之所葬。王献之,字子敬,东晋书法家、画家。他曾任建武将军,后为会稽内史。公元353年,王献之病卒于建康(今南京)。②帆飞:船帆张开的样子。③带月:乘着月光。④吴歌:指吴地的歌谣或民间歌曲。⑤徙倚:徘徊,逗留。⑥“一尊”句:指饮村舍中的美酒。⑦徙倚:徘徊,留恋。⑧“听吴歌”三句:意思是说饮酒之后,听到吴地的歌曲,更增加了乡愁,因而更加依恋家乡了。
游石钟山次晦山大师韵二首 其一 已尽匡庐胜,登临更此峰。 湍飞穿钓石,风急误僧钟。 过眼帆随雁,惊心树化龙。 春波逾浩荡,极望一开胸。 注释: 1. 已尽匡庐胜:已经看遍了匡庐的美景。 2. 登临更此峰:在这里攀登,更登上这山峰。 3. 湍飞穿钓石:湍流急速地从钓鱼石上穿过。 4. 风急误僧钟:风势急促,使得僧人敲钟的木鱼都忘记了节奏。 5. 过眼帆随雁:看着眼前的帆船随着大雁一起移动。 6.
诗句释义: 1. 砚山高不极 - 砚(yàn)山,指代某处的山峰或山峦。“高不极”表示山峰之高无法计量。 2. 亭午访禅林 - 亭,即亭台或小亭;午,即中午时分。在中午时分访问佛教寺院。 3. 磬响云烟外 - 磬(qi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寺庙中僧人敲击磬的声音;声传于云烟之外。 4. 湖明竹树深 - 湖,可能指的是附近的湖;明,明亮;竹树,指周围的竹子和树木;深
诗句释义 1 踏遍寻山展:意为踏遍了寻找的山峦,展开旅程。 2. 征帆喜暂留:指旅行中的帆船因为暂时停留而带来的喜悦。 3. 风传深谷响:风吹过深谷的声音随风传来。 4. 声入大江流:声音随着江水流动。 5. 倚槛当斜日:靠在栏杆上面对夕阳。 6. 扪萝忆旧游:触摸着树藤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7. 坡公饶逸兴:指苏东坡(坡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兴致。 8. 长啸满沧洲
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的祝贺之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待。 “远道趋庭子,双江入望新”两句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场景。诗人通过“远道趋庭子”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尊重和敬仰,而“双江入望新”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象征着朋友的事业如江河般滔滔不绝,源源不断。 “衔杯酬胜地,作赋拥嘉宾”两句则是对朋友的祝福。诗人希望朋友能在这片胜地上,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也希望朋友能够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解析】 本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借盘谷拙道人寄赠的豆苗菜,表达了对拙道人的深情厚谊和惜别之情。 “小雨初晴候,空山长豆苗”,首句写诗人与盘谷拙道人分别时的情景,以“小雨初晴”点出时令,“空山长豆苗”描绘了盘谷拙道人在山中栽培豆苗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气氛,为全诗奠定了抒情基调。 “殷勤道人意,百里寄来遥”,第二句紧承上文,直叙盘谷拙道人的情意殷切。盘谷拙道人是作者在隐居期间结识的朋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荒陂朝雨过,浅水浴明沙。 - “荒陂”指的是荒芜的池塘或水塘,“朝雨过”说明是在早晨的雨后。 - “浅水”指的是水位不深的地方,“浴明沙”形容水面反射着阳光,显得明亮如洗。 2. 小泊随渔舫,微香送菜花。 - “小泊”指的是小船停靠在岸边,“随渔舫”说明是在渔船上。 - “微香”指的是淡淡的香气,可能是指菜花散发出的香味。 3.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春日过灵岩元墓看梅 其五》。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首句“晨兴扶短策,数里到山洼。”描绘了一幅清晨起床后,沿着山路行走的画面。这里运用了一个“扶”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行走的艰难和不易。而“数里到山洼”则具体描写了诗人行进的距离。 次句“夹道竹千个,横门梅半花。”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灵岩山的景色。这里的“夹道竹千个”意味着山路上两边都是成排的竹子
春日过灵岩元墓看梅 其四 太湖三万顷,遥望上渔梁。 一叶凌空阔,千山接眇茫。 松风喧急雨,溪月冷鸣榔。 坐久回船卧,梅花入梦香。 注释: - 春日过灵岩元墓看梅:春天的时候去灵岩元墓欣赏梅花。 - 其四:这是诗的第四句。 - 太湖三万顷,遥望上渔梁:太湖广阔无边,远远望去就像是从渔梁上面。 - 一叶凌空阔,千山接眇茫:一片叶子在广阔的空间里显得特别渺小,远处连绵的山峦相接
雨中舟次仙女庙示青门 湾口东头去,荒祠得暂留。 野风吟落木,残照冷孤舟。 生计怜投钓,人家合卖牛。 飞飞淮海雁,何日慰离忧。 注释: - 湾口东头去:湾口位于长江的东面,东头的方位是向下游,这里指的是诗人乘船逆流而上的情景。 - 荒祠得暂留:荒废的祠堂在这里成为了暂时的栖息之地,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一个临时的栖身之所。 - 野风吟落木:野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仿佛在低声吟唱着秋天的离别之歌。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铜琴的音韵、灯光、帘幕等景物,来烘托铜炉的音色和形象,以声衬色,以色显声,使铜炉这一静物的形神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全诗结构谨严工巧,层次清晰,意境深远。 其一“抚之不成音,铿尔空希答”,首句点明铜琴的特点,既言其材质坚硬,又言其声音清越。接着写敲击铜琴时发出的声音,既表现了铜琴的质地,又表现出铜琴的音质。这两句为第一层,写铜琴之声。 其二“张灯刻画吟
宣庙贵薰玩,锤炼戒纤杂。 宣帝时期,皇帝喜爱音乐,所以这里的“贵薰玩”指的是皇帝对音乐的珍视和重视。 出冶擅奇珍,制器迈古法。 擅长冶炼的人制作的器具有着独特的珍贵之处,其制作方法超越了古代的传统。 入目璧逢卞,惊心兕离柙。 眼睛看到精美的玉璧,会让人惊叹;听到震耳欲聋的鼓声,也会使人心生恐惧。 桐君号许分,朝冠耳嗤插。 桐君是古代的一种美名,这里指的是制作乐器的人
重过遵化练泉恭步先文康韵 我家祖父宦游奇,先后接踵来畿甸。 潞沙之东古无终,五峰岝峉当北面。 有泉活活傍城隈,红霞射水水如茜。 文康旧迹馀双亭,翳以苍松何葱茜。 小子从观及暮春,波光一望惊江练。 芦荻风生客衣凉,木鱼粥鼓闻禅院。 僧言是地盘乌龙,蒲池涓涓未足善。 当年诗版已无存,残碑犹勒中丞宴。 微云澹沲起遥汀,沙鸟迎人时一啭。 女墙高处纷野花,回飙吹落还片片。 人生只此足幽栖,鹿鹿徒使青山贱。
让我们逐一解读这首诗。 诗句: 1. 余也从识字,终岁守一经。 注释:我开始学习识字,一直坚持学习经籍。 2. 偃蹇三十馀,野鹤雕修翎。 注释:我年过三十,如同野鹤,羽毛雕刻着优雅的线条。 3. 南下双江北榆塞,年华瞥过如飞星。 注释:我向南行走在双江之间,经过北榆塞,岁月匆匆如流星般掠过。 4. 迩来客帝里,结伴寻林坰。 注释:最近我来到京城,与朋友们一同寻找郊外的景致。 5. 东风妙骀荡
昨天慈仁寺买花回来,插满铜瓶香气彻夜。 今天丰台赏花而来,铺着席子坐卧在芳草之下。 朝露尚未晞,东风吹过珍珠般泻。 珊瑚成堆玉盘大,殷红腻白纷低亚。 晴郊士女如云屯,野老孤亭容我借。 南国美人怅望遥,赋手空怀鲍与谢。 适情无事张华筵,白酒黄鸡供村舍。 侧帽狂歌惊四邻,醉来欲啖昆崙蔗。 长安贵游尽奢豪,杂沓欢呶犹梦怕。 只应此地任栖迟,手斧腰镰远讪骂。 【注释】:介维:即韩介维,字介维。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