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何阒寂,树古苔色鲜。
礼佛启中殿,屋老通青天。
月镜与云旗,罗照华座巅。
僧徒去已久,灶冷无炊烟。
饥乌下阶砌,斗鼠登几筵。
回望香山阁,栝柏郁苍然。
稍恨春游晚,落尽榆荚钱。
【诗句释义】
入门何阒寂,树古苔色鲜。
礼佛启中殿,屋老通青天。
月镜与云旗,罗照华座巅。
僧徒去已久,灶冷无炊烟。
饥乌下阶砌,斗鼠登几筵。
回望香山阁,栝柏郁苍然。
稍恨春游晚,落尽榆荚钱。
【译文】
我推开门进入时,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树龄悠久的苔藓颜色鲜艳。
我在寺庙中的主殿行礼后,发现殿堂年久失修,已经破旧不堪,只能看到屋顶和青天相接。
在月光的映衬下,月亮如同一面镜子,云彩仿佛是飘扬的旗帜,照耀着宝座的顶端。
僧侣已经离开很长时间了,连灶火都凉了,没有一丝炊烟袅袅升起。
饥饿的乌鸦落在台阶上,小老鼠也爬上了几案。
回头望向香山阁,那高大的柏树依然郁郁葱葱、苍劲有力。
稍微有些遗憾的是春天游玩的时间太晚,树叶上的榆荚已经落光,只剩下空空的钱囊。
【赏析】
此诗是诗人和家大人游览雨中由磴道上洪光寺时所作。诗人描绘了寺庙内的环境以及僧侣离去后的萧条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历史的感慨。
“入门何阒寂”,诗人进入寺庙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寂静。这种静谧的氛围,为接下来的描绘打下了基础。“树古苔色鲜”进一步描述了树木的历史感和苔藓的生命力。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寺庙的自然美,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礼佛启中殿,屋老通青天。”通过描述礼佛的场景和屋檐与天空的连接,展现了寺庙内部的庄重与神圣。这种场景不仅体现了佛教文化的深远影响,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
诗人转向了寺庙的内部环境。“月镜与云旗,罗照华座巅。”通过将月亮与云朵比作镜子和旗帜,生动地描绘了月光洒在宝座顶端的景象。这不仅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想象出场景。同时,“华座巅”这一用词,也透露出宝座的尊贵和庄严。
随着时间的推移,僧侣们已经离开很久了。“僧徒去已久,灶冷无炊烟。”这句诗表达了寺庙内部长时间无人居住的情况。这种荒凉和寂寞的氛围,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空旷和寂静。
随着夜深人静,诗人开始关注到周围的生物和自然元素。“饥乌下阶砌,斗鼠登几筵。”诗人观察到饥饿的乌鸦停在台阶上和小老鼠爬上几案,这些小细节不仅增加了诗的生动性,还让读者能够更加贴近诗人的感受。
最后一句“回望香山阁,栝柏郁苍然。”以回顾结束全篇。诗人站在香山阁前,眺望远方的树木。这里的树木高大挺拔,生机勃勃。这种景象不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还引发了对大自然和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的洪光寺及其内部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历史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