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知人鉴,有爱士癖,有香火因缘,桃李遍门墙,自恨废材,偏我厚恩犹未报;
是名翰林,是良有司,是文章宗匠,黍棠半吴会,即论遗爱,如斯治行已无多。
挽房师程其珏联
有知人鉴,有爱士癖,有香火因缘,桃李遍门墙,自恨废材,偏我厚恩犹未报;
是名翰林,是良有司,是文章宗匠,黍棠半吴会,即论遗爱,如斯治行已无多。
注释:
- 有知人鉴,有爱士癖:指房师程其珏具有识别和赏识人才的慧眼以及热爱人才的品质。
- 有香火因缘:意指房师与自己的师生关系深厚,如同佛家所说的因果,缘分深厚。
- 桃李遍门墙:形容学生遍布门墙,才华横溢。
- 自恨废材:指自己曾经认为自己才能不足,愧对恩师。
- 偏我厚恩犹未报:表示自己虽然感激恩师的厚德,但仍然觉得自己未能回报恩师的深重恩情。
- 是名翰林,是良有司:指的是房师不仅担任了翰林院的官职(翰林为古代高级官员),还担任过良有司(相当于现代的良师益友)的角色。
- 是文章宗匠:意指房师在文章中有着极高的造诣和影响力,堪比古代文章的大师级人物。
- 黍棠半吴会:指的是在吴地(今江苏一带),有许多像房师这样的人,他们都是文才出众,受到人们敬仰的人物。
- 即论遗爱:指即使是谈论那些被后人遗忘的恩情,也不能忘记房师对自己的帮助和教诲。
赏析:
这首诗是对房师程其珏的挽联,表达了对房师深厚的感激之情和怀念之情。诗中通过赞美房师的才华、品德和贡献,以及对房师的深深眷恋,展现了房师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未能报答房师深情的悔恨和自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