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
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
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
诗句释义
1 道乡见城郭,世路谩升沉。 -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观察到城镇的景象后,对于世间纷扰和变化无常的感叹。”道乡”指的是作者的故乡或出发地,”城郭”即指城镇,”世路”则是指人世间的道路、经历或命运。”谩升沉”意指人们往往在世间道路上浮沉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宿。
寺胜增佳气,壁间馀醉吟。 - “寺胜”可能指的是寺庙因环境优美而显得更胜一筹,”增佳气”则是指增添了一种美好的气息或氛围。”馀醉吟”中的”余醉”可能指酒后的余兴,而”吟”则表示吟唱或诗歌创作。这里表达的是,由于寺庙的美丽景色,让诗人在醉酒之后仍能吟诗作赋,享受着美好时光。
僧残过客少,山好为谁深。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僧人稀少和自然景观之美的思考。“僧残”可能意味着僧侣的数量不多,”过客少”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山好”指的是山景美丽,“为谁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为何只有如此美景而不被更多人发现或欣赏的疑问。
宁识通泉尉,独怀经济心。 - “通泉尉”可能是一个官职名称,但在这里更可能是诗人自指,暗指自己的志向是治理天下,如同古代的官员通泉县尉那样。“独怀经济心”意味着诗人心中怀揣着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尽管周围可能无人理解或支持。
译文
道乡见到城郭,人世间道路让人浮沉不定。
寺庙因为风景优美而显得更有魅力,我在壁间留下醉后的吟咏。
僧人数量不多,来过的客人也少;山景这么美,究竟要留给谁呢?
难道我认识那位通泉县尉吗?独自怀有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游历衡山时的感受和思考的五言律诗。诗人从观察周围的城市景观开始,进而转向内心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于人生旅途和仕途生涯的感慨。诗中多次提及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通过对比来反映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沉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