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止还作,小轩清有馀。
暴寒吹客梦,残响滴阶除。
明灭青灯在,帘栊璧月孤。
故山归未得,千里漫平芜。

注释:七月初九夜坐西轩,雨停了月亮出来了。月色非常清美。

夜晚的雨水停止后,小轩中还留有余韵。

猛烈的寒风把客人的梦吹跑了,残响还在阶除上滴落。

明亮的灯光在闪烁,帘栊中的明月孤单地照着。

故乡的山还没有归来,千里之外都是荒芜之地。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流寓江宁(今南京)时所作,表现了他晚年的孤寂、凄苦。首句“初九夜坐西轩”交待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点明诗人是在初秋时节,在西轩中静夜独坐,观赏着月光下的美丽夜景。“雨止”、“月出”,描绘了一幅雨过天晴,月上梢头的景象;“不胜清绝”,既写出了月色的皎洁,又写出诗人被美景陶醉的心情。

第二句“夜雨止还作,小轩清有馀”。承接首句,写夜雨虽然停了,但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似乎还在回旋飘荡,给诗人带来了一种幽雅宁静的感觉。

第三、四句“暴寒吹客梦,残响滴阶除”。“暴寒”指突然而来的严寒天气,诗人用“吹客梦”形象地写出了这种天气给人带来的寒冷感觉,而“残响滴阶除”则写出了这种恶劣天气给诗人生活带来的不便和痛苦。

第五、六句“明灭青灯在,帘栊璧月孤”。“明灭”是说灯光时明时暗,“青灯”即青色的油灯。“孤”,指冷清、寂寞。这两句诗通过写诗人在微弱灯光下读书写字,以及他独自对着孤月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苦。

最后两句“故山归未得,千里漫平芜”,“故山”指诗人的家乡。诗人用“归未得”来表示自己的思乡之情,用“平芜”来形容家乡荒凉冷落的景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无奈之感。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凄苦和思乡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