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暗书云节,梅偷破腊春。
里闾相馈饷,风物近袁筠。
吴语知无伴,楚衣聊试新。
忽惊身是客,流落老湘滨。
【注释】
甲辰:唐玄宗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湘阴:即今湖南岳阳。季长:李白之友、时任永州司马的李邕。见寄小春二首:指李邕写给李白的《答季长见寄小春三首》。
雨暗书云节,梅偷破腊春。里闾相馈饷,风物近袁筠(韵)。
吴语知无伴,楚衣聊试新。忽惊身是客,流落老湘滨(韵)。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言情的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怀,全篇以“湘滨”为背景,抒发了对故园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雨暗”,暗示时当早春。第二句说“梅”是趁着腊月梅花未尽,才偷偷地开放。“梅偷破腊春”一句,既写出了梅花的生机勃勃,也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寞和孤独。
第三两句是说家乡的邻里相互往来送饭,风物与故乡十分相似,使人感到亲切。这两句是写景中夹带着对家乡的怀念,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心。
第四句是说家乡的口音与吴郡(今江苏苏州)的方言不同,没有知己可以陪伴,只能试着用楚地的衣料来换新衣。这里的“楚衣”,是指楚地的衣料,因为屈原曾自沉于汨罗江,所以后人就用楚地来代称楚国。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寂寞之感。
最后两句是说忽然之间感到自己像是一个过客,已经流落到湘滨了。“忽惊”一句,既是写自己的惊讶,也是写自己的无奈。这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感慨之情,又写出了诗人在异乡的孤寂之感。
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和在异乡的孤寂之感。全诗结构严谨,语言朴实,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