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埃九十里,雾雨湿驼裘。
雁过回诗眼,江寒聚晚愁。
魂清方怯雪,句冷更含秋。
残岸连孤屿,依稀似橘洲。
【注释】:九,数字词。一为九的十倍(“九”是基数词,“十”是序数词)。九十里,形容距离长。甲辰年十一月十二日,作者到湘阴县,乘马赴约。与友人季长相会。见《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二。
小春,指春天。
回诗眼,指回眸四顾。
橘洲,指橘子洲。在湘江东岸长沙城东面,四面环水,风景优美。传说周武王时,有橘树生在此洲上,因而得名。这里泛指江边的沙洲。
【译文】:风尘漫天九十里,雾雨湿透骆驼衣。
雁飞过头映回眸,江寒聚起傍晚愁。
清白之魂才敢怕雪冷,寒冷诗句更含秋意浓。
残破河岸连孤屿,依稀似见橘子洲。
【赏析】:诗人从湘阴出发,一路西行,来到湘江边。这时已是深冬时节,天气严寒,但诗人仍冒寒前行。途中,他看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江边树木披着银霜,显得格外苍劲,远处的山峦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雪衣;而江面上却飘着雪花,仿佛江水也在欣赏着这如画的美景……这些美丽的景致,使诗人感到十分亲切和愉悦,于是他提笔给朋友写信,倾诉自己的情怀。信中写到:“雁过回诗眼,江寒聚晚愁。”意思是大雁飞过头顶,激起诗人的诗意思绪;寒风袭来,使诗人产生了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诗人继续写道:“魂清方怯雪,句冷更含秋。”意思是说,当自己想到家乡时,心里就感到害怕冷风刺骨;当想到故乡亲人时,内心就会感到更加寒冷。而此时,诗人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他既感到害怕又渴望归家,既有乡愁又有思乡之情,这种感情交织在一起,使他倍感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写道:“残岸连孤屿,依稀似橘洲。”意思是说,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的河岸和一座孤立的岛屿,它们都像被风雨侵蚀得面目全非了。但是,诗人仍然觉得这些景物与他记忆中的模样有些相似,仿佛是远方的橘洲一样。这里的“残岸”是指诗人所经历的艰难险阻和挫折;“孤屿”则是指诗人心中的理想和追求;“橘洲”则是他心中的美好愿望所在之地。通过这两句话,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