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不见同行木上座,空馀听法石为徒。
戏将秋色供斋钵,抹月披云得饱无。
崇胜寺后 竹千馀竿独一根秀出呼为竹尊者
崇胜(寺院名)寺,位于今四川雅安,在成都西北约100里。竹尊者,即竹禅和尚,俗姓张,号竹庵,四川雅安人,是明代高僧,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圆寂,世寿73岁,僧腊54年。他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到云南鸡足山,次年春,游至梵净山,见一古寺“幽静清丽”,遂住此,改名“崇胜寺”。竹禅和尚一生酷爱竹子,他常对人说:“吾心如竹”,“吾性如水”,“吾骨如铁”,并自号“竹禅”。竹禅和尚还曾写诗赞颂竹子:“千竿绿竹映崇胜,万顷青天照法堂”,可见他对竹子的热爱和敬重。
高节长身老不枯,平生风骨自清癯
高节:形容竹子挺拔;长身:形容竹子修长。老不枯:指竹子经久不衰,即使年老也不枯萎。风骨:指竹子刚正不阿的气质。清臞:瘦削清瘦。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
尊者:佛教语,指佛或佛徒中的长老。这里比喻竹子。大夫:泛指官宦、士人等。
爱君修竹为尊者,却笑寒松作大夫:意思是说,我喜爱那高傲挺拔、直而不曲的竹子,而鄙视那曲意逢迎、谄媚上司、俯首贴耳的松树。因为竹子的品格比松树高尚得多。
不见同行木上座,空馀听法石为徒
木上座:指和尚坐在木椅上。石为徒:指和尚坐在石头上。这里用石头作为修行的坐具,表示和尚过着清苦的生活。
不见同行木上座,空馀听法石为徒:意思是说,我没有看到与我同行的高僧,只有一块石头陪伴着我,让我在这里听经念佛。这表现出作者对禅宗的崇敬之情。
戏将秋色供斋钵,抹月披云得饱无
秋色:秋天的颜色,这里指菊花。抹月披云:形容月光明亮。斋钵:和尚吃的食物,也用来代指和尚。这里指和尚吃的饭食。
戏将秋色供斋钵,抹月披云得饱无:意思是说,我把秋天美丽的景色当作供品献给了和尚们,让他们在月光下吃饭,享受着美好的时光。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佛教禅宗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