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乃有此丛林,下板何妨著寂音。
永与世遗他日志,尚嫌山浅暮年心。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
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第一部分:
故乡竟然有这样一片树林,放下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故乡:指诗人的家乡。乃:竟然。有:拥有。石台:山名。夜坐:夜间坐着。二首:两首诗。其一:第一首。
译文:我的故乡竟然有这样一片树林,你放下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也抒发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他认为自己的故乡竟然有这样一片树林,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美景啊!他放下板子,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是他对家乡的一种热爱和眷恋,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豁达和超脱。
第二部分:
永远与世隔绝他日的记录,还嫌山浅暮年心的忧虑。
注释:永:永久,永远。世:尘世俗事。遗:遗留。他日:指未来的日子。记录:指过去的岁月和经历。山深:指山势险峻。暮年:指晚年。心:心情。忧虑:忧虑。
译文:永远与他日的记录为伴,还嫌山势太浅而让人担忧。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应该像那片树林一样,永远与世隔绝,不受尘世俗事的干扰;他还认为自己的人生不应该只是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而应该注重精神的提升和心灵的修养,这样才能在晚年时有所作为,不会因为山势太浅而感到担忧。
第三部分:
冻云未放僧窗晓,折竹方知夜雪深。
琢句自应清似玉,更宜坡字硬黄临。
注释:冻云:指清晨的雾气。放:散去。僧窗:僧人居住的房间。晓:早晨。折竹:折断竹子做笛子。夜雪深:指夜晚下得大雪很深。琢句:打磨诗歌的句子。自应:应当。清似玉:形容诗歌的语言清新如玉。更宜:更加合适。坡字:指欧阳修的笔法。硬黄临:指书法刚劲有力,如黄庭坚的书法。
译文: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去,僧人居住的房间已经亮起了晨光;折断的竹子才知道夜晚下得大雪很深。打磨诗歌的句子应当像玉石一样清新,书法更应该像欧阳修那样刚劲有力,如黄庭坚的书法一般。
赏析:诗人在这里通过对清晨的景象和夜晚的景色进行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受。他认为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僧人居住的房间已经亮起了晨光,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他还认为折断的竹子才知道夜晚下得大雪很深,这是一种多么真切的体验啊!最后,他提到了打磨诗歌的句子应当像玉石一样清新,书法更应该像欧阳修那样刚劲有力,如黄庭坚的书法一般,这是一种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