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水悠悠去不回,绿波垂柳眼初开。
日边无意事迎送,海畔有山归去来。
白却人头忙日月,缁飘山衲乱风埃。
此行若到忘情处,拂石猿声后夜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五言古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诗句解释及注释:
- 汴水悠悠去不回 - “汴水”指的是黄河的一段,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附近。”悠悠”形容河流流动缓慢且悠长的样子。整句诗描述的是黄河水流远而不复返的景象。
- 注释:指黄河的水流淌得非常长远,看不到尽头。
- 赏析: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 绿波垂柳眼初开 - “绿波”指的是绿色水面上泛起的波纹。”垂柳眼初开”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枝条随风摇曳的样子,好像眼睛一样。
- 注释:指柳树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好似眼睛刚刚睁开。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 日边无意事迎送 - “日边”指的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即天边。”迎送”则暗示着忙碌的生活和人际交往。
- 注释:指太阳升起的地方没有什么事情要做,可以悠闲自在地迎接和送别。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愿望。
- 海畔有山归去来 - “海畔”指的是海边,”归”表示回家或返回的意思。整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的愿望。
- 注释:意指海边有座山,象征着家乡,表达了归隐之意。
- 赏析: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回归自然、远离尘世纷扰的向往。
- 白却人头忙日月 - “白却”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白发,因为“白”字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发色变白。”忙日月”形容忙于各种事务,无暇顾及其他。
- 注释:指白发苍苍的人忙于奔波于世间,无暇休息。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辛苦工作、无暇享受人生乐趣的老年人的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苦短、应及时享乐的感慨。
- 缁飘山衲乱风埃 - “缁”指的是黑色染料,古代用来染黑僧人的头发或衣服,因此”缁”也常用来指代僧人。”山衲”可能是僧袍的意思,”风埃”指的是尘土。
- 注释:指黑色的僧袍在风中飘扬,尘埃被风吹起,显得混乱不堪。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一幅僧人身着黑衣,在风中凌乱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徒生活状态的观察和思考。
- 此行若到忘情处 - “此行”指的是这次旅行或者这段经历。”忘情处”指的是一个可以让人忘记烦恼、忘却尘世的地方。
- 注释:意指如果在旅途中到达一个可以让人忘却烦恼的地方,那么就会感到非常愉悦和满足。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心灵寄托、忘却世俗烦恼的渴望。
- 拂石猿声后夜哀 - “拂石”可能是指用手抚摸石头,”猿声”指的是猿猴的叫声,”后夜哀”则可能是指夜晚时分。
注释:意指在抚摸石头的时候听到远处传来的猿猴叫声,使得整个夜晚都充满了哀伤。
赏析:这个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行走时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凄凉,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译文:
汴水缓缓流过,仿佛不愿回头;绿波中垂柳初生,仿佛眼睛刚刚睁开。在天边忙碌的人群中,没有事情需要去做,可以悠闲地迎接和送别。海边有座山,象征着我的家乡;回归那里是我的愿望。头发已经变白,但我还忙于世间事务,无暇顾及其他。僧人的黑袈裟在风中飘扬,尘土飞扬如同乱麻。如果此次出行能让我到达一个可以忘却烦恼的地方,我将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触摸石头时听到远处猿猴的叫声,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于离别、思念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迷茫和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