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天台看得足,却搬儿女寄蓬窗。
径来漳水谋三顷,偶爱庐山家九江。
名节逼真如醉白,生涯领略类湘庞。
向来万事都休理,且听楼钟一夜撞。
注释:
雁荡、天台:都是地名,位于浙江。
却:反而。
儿女:指子女。
寄:寄居。
蓬窗:简陋的窗户。
径来:径直走来。
谋三顷:谋划得到三顷地(一顷为一百亩)。
醉白:李白的字。
湘庞:指湘江和彭泽县。
休理:不用理会。
楼钟:指楼上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陈莹中左司从丹丘山欲家豫章至湓浦而止,我前往拜访他时所写的两首诗中的第一首。
第一句“雁荡天台看得足”,表达了诗人对于雁荡山和天台山的美景已经看够了,不想再去观赏的意思。第二句“却搬儿女寄蓬窗”,则表达了诗人将儿女接到简陋的房间居住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美景与家庭琐事的取舍。
第三句“径来漳水谋三顷,偶爱庐山家九江”,则是对前两句的延续。诗人径直来到漳水,谋划着得到三顷地。而偶然间,诗人却喜欢上了庐山,打算在那里建房居住。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行动,描绘了诗人对于山水与家宅的喜爱。
第四句“名节逼真如醉白,生涯领略类湘庞”,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展开。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如同醉后的李白,真实而真切。而他的生平经历,则如同湘江与彭泽的交汇,充满了诗意。这两句诗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利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理解。
最后一句“向来万事都休理,且听楼钟一夜撞”,则是对整首诗的主题进行总结。诗人曾经经历过许多事情,但如今都已经不重要了,现在只需静待楼上的钟声一响。这两句诗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对现实的放弃,传达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淡然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