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背荒南过永宁,犯寒呵手捉枯藤。
雪如镜底颔丝白,山学谁家眉黛青。
射影风光知脱离,伐冰门巷觉添增。
故人不用惊风帽,我是前身卧像僧。

【注释】

过永宁寺:经过永宁寺庙。

背荒南:在南方。

犯寒呵手捉枯藤:冒着寒冷,用手抓住枯藤。

雪如镜底颔(hàn)丝白:雪象镜子一样明亮,洁白无瑕,好像颌下的白色胡须。颔,下巴。

山学谁家眉黛青:山峰好像是谁家的眉毛那么秀丽。

射影风光知脱离:影子倒映着风景,仿佛知道已经脱离凡尘。

伐冰门巷觉添增:砍伐的冰块,给门前小巷增添了几分清冷之感。

故人不用惊风帽:老朋友不用担心被风吹掉帽子。

我是前身卧像僧:我是过去世中修行的僧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贾岛的一首题画诗。诗中所绘之景与所吟之句皆为一幅冬日写景图,画面上,有山、有树、有石、有草、有水、有鸟,还有一座寺庙。作者以“永宁”二字开篇,点出题旨,又以“过”字领起后三联,把读者引向那幽静的深山之中。首联“已背荒南过永宁”,“荒”通“荒”,指荒凉的地方。“过永宁”,即通过永宁寺。此句写诗人从荒远之地经过永宁寺时的情景。“犯寒呵手捉枯藤”,写诗人因寒冷而伸手去抓枯萎的藤蔓。“呵手”,用手呵气取暖。这两句写冬日里严寒逼人的景色。次联“雪如镜底颔丝白”,是说雪花落在镜面上,反射出的光线使雪花显得更加皎洁明净,就像人下颏的胡须那样白皙,形象地描绘了雪花晶莹洁白的特点。“颔”,下巴。颔丝,这里指白色的胡须。颔丝白,形容雪白得像下巴上的胡须那样白。“山学谁家眉黛青”,是说山峰的轮廓好似是谁家妇女的眉毛那么秀美。眉黛,女子浓黑的眉毛。青,形容颜色鲜艳。这句诗用拟人的手法写山峰,将山峰比喻成了一位秀美的少女,写出了诗人对山峰的喜爱之情。颔联描写自然景色,颈联写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感慨,末联写自己的身份。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清新,情景交融,给人以美的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