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已觉此生浮,去作云山老比丘。
古寺闲门人莫问,寒绡蒙首涕慵收。
道林风月心能了,子美工夫志未酬。
为问太原王处士,一瓯春露可同不。

【注释】

次韵言怀:指和某人的诗进行唱和。此言诗人对某位友人的诗句有所感怀,故作此诗以答之。此生浮:指人生短暂,世事变幻无常。云山老比丘:云山是佛教中修行之地,比丘是出家修行的人。此处指诗人渴望超脱世俗,隐居山林修道。古寺闲门:指的是古寺庙中寂静的门扉,人迹罕至,可以让人静心。寒绡蒙首:是指用冷薄的丝巾覆盖住头面。这里的“寒绡”指的就是冷薄的丝巾。“蒙首”,即用头巾盖住头发。这里形容僧人剃发后,用头巾遮盖头顶。道林风月:是指道家修行者的清高境界,也指自然风光。“子美工夫”,是指杜甫的诗歌造诣。志未酬:意谓自己的志愿还没有实现。为问太原王处士:是说诗人想问一问太原的王处士(可能是王维),是否愿意一起饮酒赏花。为:表推测语气,可译为“是否”。太原,今山西太原,王维曾任过此职。一瓯春露:是说诗人想请王处士一起品茗赏花,共度春天。瓯,一种茶具。春露,春天的露水,这里借指春天的美酒。

【译文】
我已觉得人生短暂,我打算在云山间隐居当一名出家人。
古老的寺庙里,门庭冷落,无人来打扰,我就在这闲门里,让心安放。
我能够洞察自然与人生,如同道家的修行者一般;我的志向尚未得逞,就像杜甫的诗歌造诣一样。
我想请你,太原的王处士,和我一起品茗赏花,共度这个春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名利以及修行生活的深深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表达出自己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表达了对杜甫诗歌造诣的钦佩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