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家声世所闻,无双千顷典刑存。
肃严郡邑霜分晓,照映簪缨玉粹温。
楼迥岘云供醉望,夜晴汉月洗吟魂。
行将补衮调羹手,却执元圭侍至尊。
【注释】
黄嗣深使君:即黄庭坚,字鲁直,江西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曾任吏部尚书、太子少傅等职。此诗是作者任黄州知州时所作,当时黄庭坚刚由贬谪中复起,心情很苦闷,故作此诗自慰。
江夏:今湖北武汉市。
无双:指黄庭坚的家族。
千顷:指黄庭坚的家产。典刑:典章制度。此处指家法和家训。
簪缨:古官宦人家子弟束发于顶戴之冠上插以珠玉为饰,因用以指代高官显贵。元圭:古代帝王所执之玉制礼器,这里泛指皇帝。至尊:最尊贵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之作。诗人在黄州期间,曾一度抑郁不得志,但后来被调回朝廷,心中十分高兴。因此写这首诗以抒发自己的喜悦之情。全诗从送别出发,先点明自己与黄嗣深的关系;再写黄庭坚的家世和自己的仕途经历;然后表达自己对黄嗣深的祝贺,并表示愿效犬马之劳,报答皇恩;最后表达自己希望早日回到朝廷,施展才能的愿望。
首联写诗人与黄嗣深的关系。“江夏家声世所闻”是说江夏黄氏世代相传的声誉,是人所周知的。这一句既是对黄嗣深的赞誉,也是对自己的自诩。“无双千顷典刑存”,意思是说只有黄家的家法典规还在,而自己则没有资格继承。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黄氏家族的仰慕之情,以及对自己无才无能的自卑之感。
颔联写黄庭坚的家世和自己的仕途经历。“肃严郡邑霜分晓,照映簪缨玉粹温”是说黄庭坚的家乡环境十分优美,他小时候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这里的“郡邑”是指家乡,“簪缨”、“玉粹温”都是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行。这两句诗既赞美了黄庭坚的家世,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向往。
颈联写诗人与黄嗣深的离别之情。“楼迥岘云供醉望,夜晴汉月洗吟魂”是说自己在送别黄嗣深的时候,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心中充满了喜悦之情。这里的“楼迥”指的是远处的山峦,“岘云”、“汉月”都是用来比喻景色的。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黄嗣深的感激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
尾联写诗人的祝愿和愿望。“行将补衮调羹手,却执元圭侍至尊”是说自己即将回到朝廷,担任重要职务,为皇帝效力;而黄嗣深则要继续他的仕途,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这里的“衮”是指礼服,“调羹”、“元圭”都是用来比喻地位和权力。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黄嗣深的祝福,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之情。总之,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对黄嗣深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