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烦恼乱如尘,共现如来智智身。
自笑露腮狂宝志,识公天上石麒麟。
【注释】
《楞伽经》说:“若菩萨于一切众生,皆悉了知无量劫中生死事相,则名为佛。”又《楞伽经》说:“佛身有四:一者身如来,二者心如来,三者行如来,四者教如来。……此等皆如来之智,而众生所不能见也。”本诗前两句是说自己对佛法的领悟,后两句是对对方赠诗的酬答之作。
“众生烦恼乱如尘”,意谓众生在轮回六道之中,烦恼重重,纷纭复杂。“共现如来智智身”,意为众生共同显现出如来的法身、般若智慧的法身。
“自笑露腮狂宝志”,意思是自己嘲笑自己像一个狂妄的人,像宝志公那样。宝志公是晋代僧人竺法护的弟子,曾为天竺僧人竺法兰作向导,随其西去,后因感念佛法,遂入灭。他以“狂”形容自己的修行境界。
“识公天上石麒麟”,意谓自己能辨识出天上的麒麟,即指能够识别佛陀的教诲。石麒麟是佛教中的吉祥物,代表吉祥和智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赠诗的回赠之作,也是对自己修证般若智慧境界的抒发和描述。前二句写自己悟到如来法身的境界。后二句写自己对友人赠诗的理解,并表达自己对此的欢喜。
首联是说自己对于佛法的领悟。佛法是世间最究竟的道理,它超越了人世间的万物和现象。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佛法,必须从万物和现象中解脱出来。然而,众生却总是在万法中迷乱,无法解脱。
颔联是说自己嘲笑那些狂妄之人。他们自以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实际上却是被迷惑和迷惑别人。这就像是宝志公一样,虽然已经死去,但他的精神仍然影响着人们。
颈联是说自己能够分辨出天上的麒麟。这表示自己已经领悟了佛陀的教诲,可以辨别真伪。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
尾联是对自己修证般若智慧境界的抒发和描述。前两句是对佛法的领悟,后两句是对友人赠诗的理解,并表达自己对此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