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未悟不曾迷,一见庵僧更不疑。
脱体现前无亸避,鼻头向下少人知。

【注释】

六首:韩子苍所写《六言诗》有六十首。“六言诗”是唐宋时期的一种新体诗,每句六字,押韵平仄不拘。六首:指韩子苍的《与友人书》。庵僧:和尚。“脱体现前无亸(duǒ)避”,意谓见其真身而不见其外相。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韩子苍相识之后。韩子苍是江西人,曾为僧人,后出家为道士。他为人正直,好学上进,在唐末五代之交时,曾隐居在江西一带。诗人与他结友之后,经常以诗句相唱和。这首六言诗是第二首,诗中表现了诗人对这位朋友的深厚友情,并赞扬了韩子苍的人品和才华。

首句“从来未悟不曾迷,一见庵僧更不疑”。“从来”即“自始”。意思是说,自从认识你以来,从不曾迷惑,一见面就非常信任。“未悟”就是“未曾理解”、“不曾觉悟”。“不曾迷”是说没有迷惑、没有迷失。“一见庵僧”(一见到庙里的老和尚),则表明自己从未怀疑过他。这两句说明,作者和韩子苍交往之初,彼此之间十分了解,彼此之间的信任是很深的。

次句“脱体现前无亸避,鼻头向下少人知”。“脱体现前”是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他的真身,因此也没有害怕或回避的意思。“无亸避”即“无惧畏”。“鼻头向下”指自己仰视他的样子。“少人知”即“很少有人知道”,指人们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这两句说明,由于自己从未见过他的真身,所以也从来没有害怕过他,对他的敬仰之情也更加深厚。

最后一句“脱体现前无亸避,鼻头向下少人知。”是全诗的结尾,意思是说,既然已经见过他的真身(没有再怕)了,那么自己的仰视样子也就不必隐藏了。这句诗既说明了自己和他见面时的心情,又表现了自己仰慕他的心情。

此诗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韩子苍深深的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