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世为僧生复死,今朝生死不相干。
从来被眼常遮盖,不信如今借汝看。
十生观音生辰烧香偈示智俱
十世为僧生复死,今朝生死不相干。
从来被眼常遮盖,不信如今借汝看。
注释:十世为僧,意味着已经修行了十个世界,死后又复活;现在生死与过去无关。我从未相信过你的眼睛,现在你借给我观看,让我相信你的眼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教教义的信仰。作者认为人的生死与过去无关,而是由自己的修行和因果决定。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他人的信任。
十世为僧生复死,今朝生死不相干。
从来被眼常遮盖,不信如今借汝看。
十生观音生辰烧香偈示智俱
十世为僧生复死,今朝生死不相干。
从来被眼常遮盖,不信如今借汝看。
注释:十世为僧,意味着已经修行了十个世界,死后又复活;现在生死与过去无关。我从未相信过你的眼睛,现在你借给我观看,让我相信你的眼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对佛教教义的信仰。作者认为人的生死与过去无关,而是由自己的修行和因果决定。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他人的信任。
我们来逐一解读这首诗。 注释: 1. 简缘居士赞:这是诗的标题,意指对一位名叫“简缘居士”的人的赞誉。 2. 言似简缘公:这里的简缘公指的是一位以言简意赅著称的人物。 3. 法身有比并:法身即佛法的真身,这里用“比并”来表示与简缘公相比,显得更为圆满或卓越。 4. 不似简缘公:与前面形成对比,暗示此人的佛性或法身并不如简缘公那样完美。 5. 平生赤吉历:形容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或命运非常吉利。 6
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二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道骨粹刚。 唾零功名,眼盖侯王。 何为须发沧浪,被此朝章乎。 岂非如茅容杀鸡,毛义捧檄。 但欲致慈母之一笑,安知有佳客之在旁也。 所以袖补天之妙手,秘医国之奇方。 独游戏于富贵,如蝶栖宿于花房。 占百年之闲适,寄一梦于幽香。 千花百卉,金马玉堂。 丽风日之醇酽,遍雨露之恩光。 遥增击而栩栩,亦何异一丘一壑之相羊耶。 【注释】: 1.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
【注释】 1.原待制(yuàn dài zhì):官名。宋代为文臣之高级官职,相当于唐代的宰相或翰林学士等职。真赞:即王真赞,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苏轼的门人,曾得到其亲自点拨和指点。 2.冠冕(guān mǐn):古代帝王、卿相所戴的礼帽。也泛指高官显爵。道德:这里指品德、操守。 3.被服(fù):穿在身上的衣服。文武:指文事武备。 4.有声:这里指有所作为,能做出成绩,有政绩。最宜:最合适
【译文】 遍界难藏,而应缘震旦。 通身是眼,而现形宰官。 粲如景星,矫如翔鸾。 贩夫灶妇,欣闻悦观。 医国法门,笔端三昧。 奋迅出入,游戏自在。 居然不容,世议迫隘。 梦游海南,御风骑气。 觉来浙东,有口如耳。 且置是事,聊观其一。 戏以称性印,印毛印海。 光生佛僧,沮却魔外。 惟我可与此道人游乎大华严毗卢法界也。 【注释】 遍界:到处。 震旦:东方的古国名,这里指中国。 通身是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读及注释: 1. “眼盖九州,韵高一世。” 这句描述了作者的才华横溢,其文采之高,可与天下相比。 2. “俨玉山富贵之豪,洗士林寒乞之气。” 描绘了作者如同玉山般尊贵且富有,同时也摒弃了世俗的贫贱。 3. “挫万化于笔端,置八荒于胸次。” 形容作者的才情能够驾驭万物,胸有丘壑,胸怀壮志。 4. “迈往不屑,不可犯干。”
【注释】 俯看:低头观察。沤:水泡。 失脚来游:跌倒在地,像蚂蚁一样爬行。 梦入蚁穴:像蚂蚁一般爬进蚁穴,比喻迷途。 前身后身:前面和后面的身体。 左右见之:两边都可以看见它。影:影子。 眉目:眉毛和眼睛,指面容。 秀发:秀美的发丝,比喻年轻。 风度:风度气质。 霁月洗云:晴朗的月亮洗涤了满天的云。 叶屋花房:像叶子、花朵般的屋子,形容房屋美丽。 玉堂金宇:像玉石一般的殿堂和金碧辉煌的屋宇
东坡居士赞 苏轼的家道孝友,乡里以他为榜样; 在塾里弘扬道德,作为学问的基础。 横陈忠义之气,吐出刚强正直之言辞。 把阎浮当成一沤,寄梦境于儋耳之间。 开胸次之八荒,而露幻影如蛾眉,这是其大凡也。 属熙丰之勃兴,追舜禹之有为。 常一出而事误,则袖手悠然而去之。 如凤如麟,而瑞冠一世。 非雷非霆,而名震四夷。 造禆贩之中伤,叹妒忌之何知。 方其茹拳而微醉,以翰墨为娱嬉。 则倒用祖师之印
蔡元中真赞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 视夫子之胸次,若蝼蚁其侯王。 方罾缴而去之,登千仞而翱翔。 与夫苍颜槁项论博南,策未央者,殆各梦而同床乎。 注释: 1. 德以退为进,谦以后为柄:道德高尚的人,往往选择退让,但这种退让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能够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 迹以暗而彰,麝匿缶而香:表面上看似默默无闻的人,往往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能
【诗句释义】 1. 解空居士赞:这是一首赞美“解空”居士的诗歌。 2. 空若不解,即是断空:如果对“空”(即虚无、无为)的理解是片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空”的错误认识,导致对“空”的误解或忽视,最终陷入“断空”的境地,即完全否定“空”的存在。 3. 解若不空,即是法执:如果对“解”(即解脱、觉悟)的理解是不全面的,那么这种理解就是对“解”的错误认识,将“解”视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教条
诗句释义 - 寂音自赞四首:这是诗题,意味着这首诗是诗人对自身或某种状态的赞美。 - 三玄纲宗:指的是《周易》、《尚书》和《礼记》,这三部经典书籍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 壁立崔嵬:形容山峰耸立,高峻壮观。 - 攀缘路绝:意指攀登的路已经走到尽头,无法再继续前进。 - 热恼心灰:心中充满了焦虑和烦恼,感到十分沮丧和失望。 - 如化鲲鹏:鲲鹏是一种巨大的鸟类
【注释】 1. 烈士:指志士。2. 高:高亢、激昂。3. 石头:指东晋时王敦叛乱,王敦的军师周凯在石头城被杀,故称石头城为石头。4. 乃公:古地名,这里指王敦的营垒,也泛指王敦的军营。5. 处仲:指王敦的谋臣周顗(字处仲),因王敦曾用计除掉他而称“诚多事”。6. 敲残:毁坏。 译文: 志士慷慨激昂地唱歌,志向十分雄壮,但是最终石头城的东面却空无一人。笑他周处仲多事,何必要破坏王敦的营地才能成功。
注释: 智光广大精进力:智慧之光,广博而精微。 化作人间释梵宫:将我化作人间的佛堂,如同佛祖在人间。 我亦生涯无一钵:我的生活没有一样可以作为禅房供物的物品。 伴公他日听楼钟: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陪伴你听楼里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南禅的诗。诗人以宏大的视野和深刻的感悟,描绘了南禅的壮丽景象和深邃内涵。首句“智光广大精进力”,既表达了南禅的宏大气象,又体现了南禅对智慧、力量和精进的追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蓻圃长物为姜仲子学在作》中的第四首。 五色斑丝自陆离,齐梁子弟坐弹棋。 匡床此日须珍重,针线唐宫旧所遗。 注释: ①蓻圃:古代的一种植物。 ②长物:指文房四宝等物品。 ③姜仲子:人名,此处代指学习这些长物的学子。 ④隐囊:一种古代的乐器,这里用来比喻这些文房四宝。 ⑤“五色”二句:指长物的颜色斑斓,就像五彩缤纷的丝线一样;齐梁子弟指的是当时文人雅士
【注释】: 蓻(xián)圃:指庭院。长物:这里指家中的陈设。姜仲子,即姜夔字尧章,宋代诗人、词人。“学”指他的诗词。 金莲影里唤奇才,瘴海颠连老始回。瘴海:南方湿热的瘴气弥漫的地区。瘴气使人头晕目眩,这里比喻官场险恶。颠连:形容仕途不顺。 笑我也同鱼鸟性,忆君曾上爱山台。鱼鸟性:喻指清高超脱。爱山台:指姜夔曾在杭州天竺寺旁筑爱山亭,与好友范成大游宴赋诗。 赏析: 《咏蓻圃长物为姜仲子学在作
注释: 诸方说禅炙手热,此庵默坐如冰冷。 诸方说禅:指各地佛教僧人都争相宣扬禅学。 炙手:比喻权势显赫的人或物。 此庵:指自己居住的这座小寺院。 默默:形容人沉默寡言,不张扬。 如冰:如同冰一般寒冷。 美食不中饱人餐:指美味的食物并不能让人吃饱。 他人不肯我自肯:指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我自愿做。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面对各种说法时的感受和态度。他认为,尽管禅学在各地都得到了广泛的宣传和推崇
【注释】 蓻(qiū):草名,即菖蒲。 长物:指家中的陈设。 姜仲子:文天祥号。 学在:文天祥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 其一:诗中第一首。此诗为文天祥在狱中作。 文信国公:文天祥字宋瑞(1236年—1283年),初号履善,又号浮休道人,江南西路吉州庐陵县永新乡(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译文】 江海崎岖险峻几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