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大士延平公,眉毛如雪声如钟。
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
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
上人谈笑有精色,闻是延平坐中客。
紫霄峰下曾相逢,别来几何头已白。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
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
我寻旧游聊自娱,忽然见君欢有馀。
一笑且从吾所适,后会重来知有无。
再游三峡赠文上人
肉身大士延平公,眉毛如雪声如钟。
东坡醉眼亦多耳,信口呼作僧中龙。
坐令玉色烟峦里,晨钟暮鼓三千指。
而今滑冷撼不应,青灯白塔临寒水。
注释:肉身大士,即佛教中的阿罗汉、辟支佛等已经证得无余涅槃的境界,他们的肉身可以不坏,被称为“肉身大士”。延平公,即苏轼,他的眉毛像雪一样洁白,声音如钟般洪亮。苏轼醉酒时也多听音乐,随意地称呼自己为“僧中龙”。在这里,他形容自己能够使周围的景物都变得如诗如画,如同仙境一般。晨钟暮鼓,是寺庙里的钟声和鼓声,代表着时间的流逝。现在这钟声和鼓声都已经变得冷冰冰,不再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青灯白塔,指的是寺庙里的灯光和塔影。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灯光照亮了四周,塔影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
上人谈笑有精色,闻是延平坐中客。
紫霄峰下曾相逢,别来几何头已白。
地炉夜语寻前事,当日交游半生死。
与君等是三眠蚕,浮世百年那免此。
我寻旧游聊自娱,忽然见君欢有馀。
一笑且从吾所适,后会重来知有无。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首句写诗人对朋友的赞美,说他就像一位肉身大士,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和能力。次句进一步描写了他的外貌特征,用“如雪”来形容他的眉毛,用“如钟”来形容他的声音。接着又通过“东坡醉眼亦多耳”来表达他对音乐的喜爱和享受。整首诗充满了赞美和怀念之情,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敬意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