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
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
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
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
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
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
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
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
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
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
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
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
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
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

注释:

1.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

2.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

3.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

4.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

5.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

6.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

7.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

8.翩然淮海上,霜鬓此身存。

9.我亦识坡者,一见等弟昆。

10.乃知水与乳,自然和不分。

11.心期营一笑,发君双颊温。

12.那知堕机阱,面上馀唾痕。

13.我公佯瞌睡,嘲诮了不闻。

14.遥知读此诗,拊手髯一掀。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悼念友人李端叔而作。诗人通过回忆往昔与友人的交往,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之情。

首联:“一子被夺去,囷廪遭火焚。”这是对好友李端叔失去儿子的痛苦经历的描写。这里,“一子”指的是李端叔的儿子,因为失去了他而感到悲痛欲绝。同时,“囷廪”指的是粮食储存的地方,而“遭火焚”则形象地描绘了火灾的猛烈程度。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失去亲人的深切同情。

颔联:“冷官寄僧舍,僮仆卧朝昏。”这里,“冷官”指的是官职卑微、地位低下的人,而“僧舍”则是指僧人居住的简陋住所。诗人在这里用“冷官寄僧舍”来暗示自己曾经遭受的挫折和苦难。而“僮仆卧朝昏”则描述了自己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这两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同情。

颈联:“平生五色笔,落纸生烟云。”这里,“五色笔”指的是用五彩笔书写的文章,象征着才华横溢的文人。而“落纸生烟云”则形象地描绘了文章的精彩之处,如同烟雾缭绕般令人惊艳。然而,诗人却感叹道:“文章竟何用,袖手声一吞。”这表明他认为即使拥有才华也无用武之地。

尾联:“东坡昔无恙,豪俊日填门。”这里,“东坡”指的是苏轼本人,而“豪俊”则是指才华出众的人。这句诗表明苏轼曾经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才子,而如今已经失去了他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日填门”则形容前来拜访的人络绎不绝。这两句诗既表达了对昔日朋友的怀念之情,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环境的变迁。

最后两联:“君如汗血驹,胆气终逸群。坡今骑鱼去,众客亦缤纷。”“君如汗血驹”是对朋友李端叔的评价,认为他就像一匹优秀的马一样有勇气。而“坡今骑鱼去”则意味着苏轼现在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两联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两位友人的不同命运的思考和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哀悼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命运的无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