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生垢习消磨尽,一念定光空五蕴。
尚能弄笔戏题诗,如钟殷床有馀韵。
南台烟霭隔重滩,城廓遥应认刹竿。
湘西六月失三伏,一枕窗风午簟寒。
年来懒复嫌山浅,更欲移庵藏僻远。
又思喧寂不相妨,卧念当年三语阮。
镜里朱颜岂长对,岁月去人宁少待。
是身已作梦幻观,肯复经营此身外。
议郎材志堪逆鳞,笑谈解生寒谷春。
会看为天作喉舌,愿听高风淮海滨。
要知未必与世合,载之诣世世不答。
譬如瓶中有渑淄,虽与世混终不杂。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咏物诗。全诗共六句,每句五字,押韵严谨。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多生垢习消磨尽,一念定光空五蕴。
“多生垢习”指的是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和习气,“消磨尽”意味着这些烦恼已经被净化或者消除了。“一念定光”则是指内心的清净和坚定。“空五蕴”表示通过修行,可以超越五蕴(色、受、想、行、识),达到涅槃的境界。
尚能弄笔戏题诗,如钟殷床有馀韵。
“尚能弄笔戏题诗”表达了作者虽然身处尘世,但依然保持着文学创作的才华和兴趣。“如钟殷床有馀韵”形容诗歌的韵味悠长,就像古钟的声音一样,余音袅袅,回荡不息。
南台烟霭隔重滩,城廓遥应认刹竿。
这里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座座寺庙的轮廓隐约可见。
湘西六月失三伏,一枕窗风午簟寒。
“湘西六月失三伏”指的是湖南西部的夏季炎热异常,几乎到了酷暑的程度。“一枕窗风午簟寒”则是说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一觉醒来却只有阵阵微风,使得竹席也感到寒冷。
年来懒复嫌山浅,更欲移庵藏僻远。
这里的“年来懒复嫌山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厌倦了都市的繁华和喧嚣。“更欲移庵藏僻远”则是说要在更加僻静的地方建造一个小庙庵,远离世俗的纷扰。
又思喧寂不相妨,卧念当年三语阮。
“又思喧寂不相妨”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与外界喧嚣的看法,认为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卧念当年三语阮”则是回忆过去与阮籍一起饮酒赋诗的场景,表达了对于古人高洁情怀的怀念。
镜里朱颜岂长对,岁月去人宁少待。
“镜里朱颜”指镜子中的容颜,这里用来形容人的外貌年轻美好。“岁月去人宁少待”则是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青春也会慢慢老去,不能总是等待。
是身已作梦幻观,肯复经营此身外。
这里的意思是说人已经生活在梦中,不必再为世俗之事操心。“经营此身外”则表示对于外在的事物不再过于执着。
议郎材志堪逆鳞,笑谈解生寒谷春。
“议郎材志堪逆鳞”是指作为谏官的才能和志向足以面对君主的冒犯。“笑谈解生寒谷春”则是说在轻松愉快的交谈中化解尴尬的局面,带来春天的气息。
会看为天作喉舌,愿听高风淮海滨。
这里的“会看为天作喉舌”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直言进谏,成为皇帝左右手的期望。“愿听高风淮海滨”则是希望听到像淮海那样的高风亮节,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品格。
要知未必与世合,载之诣世世不答。
这里的意思是说不一定能够完全融入世俗之中,但是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即使不被理解,也要坚守到底。
譬如瓶中有渑淄,虽与世混终不杂。
最后这句话比喻说,如果瓶中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一个是渑(一种黑色染料)另一种是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虽然它们混合在一起,但它们的颜色和性质仍然保持独立。这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自己个性和品质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