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已馀十僧,田不登百数。
何以常乏食,强半了租赋。
今年失布种,正坐无牛具。
六月始分秧,江流冒塍路。
水退秧陷泥,经月已无雨。
枯根拆龟兆,瘦叶压勃土。
邻家饭早占,我方质袍裤。
此生为口腹,梦幻相煎煮。
阿慈佐井臼,事众耐辛苦。
今朝质且尽,父子屹相觑。
颓然辄坐睡,欠伸久不语。
只个甘露灭,可质请持去。
我们将逐句分析这首诗。
七月十三示阿慈阙阙:这句表明了诗的创作时间是七月十三日,并且作者在给阿慈(可能是一位亲戚或朋友)展示诗歌。
寺已馀十僧,田不登百数:描述了寺庙里的僧人已经只剩下十人,田地也因为收成不佳而未能达到一百亩。
何以常乏食,强半了租赋:表达了为什么经常缺粮和农民需要支付大量的租税。
今年失布种,正坐无牛具:今年由于缺乏耕牛工具,导致无法播种。
六月始分秧,江流冒塍路:六月才开始插秧,但江水泛滥淹没了田埂。
水退秧陷泥,经月已无雨:洪水退去后,秧苗陷入泥中,一个月都没有下雨。
枯根拆龟兆,瘦叶压勃土:枯萎的根部如同乌龟背上的甲壳一样,瘦弱的叶片被土地压迫。
邻家饭早占,我方质袍裤:邻居们已经开始准备早餐,而我仍然穿着破旧的袍子和裤子。
此生为口腹,梦幻相煎煮:一生都是为了吃饭和梦想,就像煎药一样煎熬。
阿慈佐井臼,事众耐辛苦:阿慈(可能是妻子)帮助家务,勤劳耐劳。
今朝质且尽,父子屹相觑:今天所有的东西都快要用完了,父子俩相对无言。
颓然辄坐睡,欠伸久不语:疲惫地坐下就睡着了,长时间没有说话。
只个甘露灭,可质请持去:只有那点甘露可以吃了,可以拿去换些东西。
我们将这些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并附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七月初十三示阿慈阙阙
寺庙里只剩下十名和尚,田地因收成不好而未达百亩。
为何总是缺粮?大半是因为要交纳租税。
这个年头,我们失去了耕地,因为没有足够的牛来耕种。
六月份开始插秧,但江水淹没了田埂。
洪水退去后,秧苗陷入了泥中,一个月都没有下过雨。
枯黄的草根像乌龟背上的甲壳一样,瘦弱的叶子被压得低垂。
邻居们已经开始准备早餐,而我仍然穿着破旧的袍子和裤子。
我一生都在追求食物和梦想,就像煎药一样艰难。
阿慈(可能是妻子)帮忙做家务,辛勤劳作。
今天所有的物品都要用完,我和儿子相视无语。
疲惫地坐下就睡着了,长时间没有说话。
只有一个小瓶中的甘露可以吃了,可以拿去交换一些东西。
我们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农民的不易。诗人以自己和家人的困境为切入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