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南台小精庐,名虽是律禅者居。
粥鱼茶板如指呼,履声童首凫雁趋。
分身香积太阔迂,食时至则当持盂。
养师反哺如乌雏,荷众司更如雁奴。
逢人若问明白老,为言病起加清癯。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苏东坡)。他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描绘了一个禅僧的生活场景。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详细解释和赏析:
水西南台小精庐:水西南台 - 指的是一个位于水流西南方向的小山台。精庐 - 是僧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禅居。
名虽是律禅者居:虽然名字听起来像是佛教中的“律禅”,但实际是住在这里。这里的关键是理解“律”和“禅”在佛教中的含义。
粥鱼茶板如指呼:这里描述的是僧侣们日常的饮食和生活。粥、鱼、茶都是他们日常所需的食物。板(可能是某种工具或器具)可能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
履声童首凫雁趋:描述了僧侣们行走时的步伐,就像孩子们、鸭子、雁鸟一样轻盈而敏捷。
分身香积太阔迂:意思是说寺院里有很多和尚,他们各自忙碌于不同的工作。这里的“香积”是指寺院里的香炉,用来焚烧香火;“迂”则表示繁忙而有序。
食时至则当持盂:当饭时间到了,就应该拿着碗去吃饭。
养师反哺如乌雏:这里的“养师”指的是供养的老师或师傅,“乌雏”是比喻孩子,意味着老师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学生。
荷众司更如雁奴:这里的“荷”是承受的意思,“众司更”指的是众多的事情需要处理,而“雁奴”则是比喻这些和尚如同仆人一样勤劳。
逢人若问明白老:这句话的意思是遇到别人就询问清楚,不轻易放过问题。
为言病起加清癯:这里的意思是说有人生病了,要提醒他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健康。”清癯”是形容人瘦弱的样子。
这首诗通过描绘禅师的日常生活,展现了禅宗的简朴与自然,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向往和理解。